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腰伤痛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腰痛难愈,也许病根在间盘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1-03-02

有些原因不明的顽固性腰痛,若体检和CT扫描未见椎间盘突出和其他骨质及软组织病变,但有可能病根就在椎间盘。

椎间盘纤维环内裂症:是指腰椎间盘退变老化,腰部外伤后使椎间盘纤维环内层破裂,髓核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刺激纤维环内层的窦神经分支而导致的下腰痛。诊断要点为:①有明显的腰部外伤史;②中轴深层的下腰痛或臀腿痛,下肢疼痛不按神经支配区分布;③神经根张力征阴性,神经学检查正常;④X线排除腰椎滑脱、腰椎峡部裂和腰椎不稳;⑤CT扫描排除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和小关节骨质增生;⑥核磁共振检查显示退变的椎间盘出现高信号的裂纹征象;⑦椎间盘造影检查,需做患椎间盘和邻近椎间盘对比造影。如造影后患椎间盘可诱发与以往相同的下腰痛,而邻近椎间盘却不诱发疼痛即可确诊。

椎间盘终板炎: 椎间盘的终板是软骨结构,当发生炎症时,使终板软骨破坏,肉芽组织长入即可引起腰部剧痛,易与IDD等混淆,诊断困难。虽然MR检查可见椎间盘上沿和下沿凹凸不平,但不少人在MR片上亦可见软骨终板破坏而无临床症状。因此,必须与IDD一样做椎间盘对比造影才能确诊。

腰椎间盘炎: 为腰椎间盘的炎症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常有外伤史或感染史,后者多于椎间盘切除术后10~20天发生。多因细菌性、无菌性或自身免疫性炎症所致。诊断要点:①有腰部外伤或椎间盘切除史;②腰痛顽固剧烈,甚至呈痉挛性剧痛;③对声音、震动尤为敏感,甚至掀开被单即可诱发剧痛;④用镇痛药、抗菌素和激素治疗也不能缓解疼痛;⑤检查可见白细胞轻度升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⑥MR显示椎间隙变窄,椎间盘上下椎体出现明显的骨反应带;GD-DT-PA增强扫描时呈异常对比增强,为椎间盘炎的诊断依据。

椎间盘结核:多见于成人椎体结核的椎间隙型。其发病隐蔽,当出现椎体骨质破坏才被确诊。其病变起于靠近椎间盘的椎体骨骺区,迅速侵犯椎间盘,使椎间隙变窄。早期除患椎间隙疼痛外多无明显的症状。病情加重后出现消瘦、乏力、午后潮热、盗汗等症状。一旦出现腰椎局部疼痛,血沉增快,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检查显示椎间隙变窄则可确诊。

椎间盘吸收综合征: 又称孤立性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是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特殊类型。病理特点是椎间盘髓核变性吸收,导致椎间高度逐渐丢失,间隙狭窄,椎间节段性不稳,造成椎管、神经根管及周围组织等相应结构的病理改变,“激惹”或损害神经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胶状的髓核在椎间盘产生一种内压,使得椎骨分离,椎间隙保持一定的高度,并维持纤维环的紧张状态,使椎间盘的受力模式呈现张力、压力交替受力,使椎间盘具有弹性,有缓冲震荡的作用,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使脊柱均匀地负荷。当椎间盘老化退变,椎间内容物丢失,间盘高度降低,椎间隙变窄,使得椎间盘上、下椎体所形成的统一体结构破坏,腰椎局部的力学关系发生改变,相邻椎体产生过高精度运动,牵张纤维环及相应的韧带,“激惹”窦神经而引起腰痛等临床症状。诊断要点:①长期慢性反复发作的下腰痛,病程长达数10年;②有单侧或反侧下肢放射性痛或麻木或间歇性跛行;③查体可见腰椎曲度变直或侧弯,腰椎活动受限,下肢痛觉减退,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④影像学特征为椎间隙极度变窄,邻近的两个椎体部位硬化。在清晰的X线侧位片上可显示真空征,即椎间隙呈黑色阴影。

治疗:90%以上椎间盘病变通过非手术治疗多可收到治愈之效。对疼痛不甚严重、发病时间较短者,可酌情采用卧床休息、腰围制动、牵引、按摩、针灸、理疗、中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椎间盘内封闭及盘内激素治疗,髓核化学溶解术,椎间盘内热疗术。对久治不愈、疼痛剧烈者,国内多采用经皮椎间盘切除术、椎体融合术和人工间盘置换术,但手术创伤大、病人难以接受。而采用中药内外兼治疗法多可避免手术而收治愈之效,对间盘结核应予抗痨治疗和病灶清除术。 高家骏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