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医大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徐景藩精研脾胃病证治,现将其关于脾胃之生理特点的认识整理如下。
脾胃兼而有“磨”
自《诸病源候论》提出“胃受谷而脾磨之”的论述后,对胃的生理功能主要着眼于“纳”,而脾主“磨”,但实质上“磨”是对消化过程包括消化运动的描述。徐景藩认为胃不仅能纳,亦具有“磨谷”的功能。饮食入胃,需磨而腐熟之后,水谷精微由脾为其运而行之,糟粕下泄。而单纯说脾主磨,亦不能代表脾的运化功能,只能认为是运化而必须的过程。纳—磨—运,“磨”介乎其中,脾胃兼而有之。其运动而消化的过程,有赖于胃中所禀之性“胃气”的驱动,体现了脾胃纳运、磨化功能与其物质能量供应的相互关系。脾胃既有此重要功能,经过磨熟、磨化才能完成“饮入于胃,游溢精气……”的作用。
关于脾主运化,主要包括运化精微与水湿两方面。精微源于水谷,输布以滋养脏腑躯体百骸。水湿包括过剩的水液和病理因素,即水谷不归正化之湿浊。精微为生理所需,水湿常为致病的物质基础。由此而论,“脾虚生湿”的“生”,可以视为病理过程,“湿”似属病理产物。湿的形成,亦必然与脾气失健有关。湿留于中,则为胀满;湿从下泄,而为濡泻;布散于外,则为水肿。
《难经·四十二难》谓脾“主裹血”。《灵枢·本神》载“脾藏营”。徐景藩认为“裹血”与“藏营”应是藏与统的动态平衡。脾既能裹藏血液,又能统摄血液。从脾的解剖脏器而言,的确是裹藏血液之脏,就脾的生理功能而言,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能统血帅血,统血无权,可导致血离其经,血溢于外。裹藏过多,不能正常调配运行,则脾脏之血虽多,亦可见血虚之证或出血征象,裹藏之血如瘀滞日久,留于络中,成为“老血”,则同样可失其正常运行营养等功能。总之,脾对血液的功能,应包括裹藏和统摄两个方面。
上清下浊 升降相需
脾胃居膈下,位于中焦,同为升降之枢纽,升其清而降其浊,这是从脾胃的整体功能而言。徐景藩认为一胃又分成三脘,上脘多气,清阳居多,下脘多血,浊阴居多,中脘则多气多血。胃脘容量较大,水谷集于胃之下部,胃中气体轻而在上,有时易噫嗳而出,其气常“清”。若为呕吐反胃,胃中食物残渣及津液或痰涎从口中吐出,其液为“浊”。又如胃本身病变的出血,常以下部为多,出于胃之上部者较少。胃气主降,以通降下行为顺,脾气主升,升降相需,才能磨谷、化物,泌别清浊,糟粕下行,精微上输以养脏腑百脉。升降有常,则清阳升而浊阴降,能食而化,寝寐得安,气血以生。
润燥相当 刚柔相济
李东垣详于治脾,药以甘温居多,叶桂重视养胃,补前人之不足,各有所长。但如果片面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为常法,对胃家之病一概投以滋阴柔养,势必矫枉过正。人体禀赋素有阴阳偏胜,摄食谷畜果菜,其情不一,四时寒温不同,情志及劳逸有异,故脾胃之喜恶亦不能一概而论。从胃对药物与食品之属性所需而言,既喜润,亦喜燥。病后津亏,汗多液耗,郁热伤阴,口干舌红者,胃喜柔润。若寒邪内侵,痰饮停蓄,中阳不振,泛吐痰涎,舌白口黏者,当喜辛燥。梨汁、甘蔗汁,胃燥所喜,秋燥亦需。葱姜薤蒜,胃寒宜进,冬月所宜。一润一燥,刚柔相济,俱为脾胃所宜。
胃体阴用阳 多气多血
由于胃腑体属阳而主动,其动自上而下,蠕动不已,才能使已化之谷气下入小肠,未化之水谷亦入于肠,由小肠继续“化物”,大肠为之传导。在胃与小肠“磨”“化”的基础上,由脾行其津液。津液即是胃之阴,此“阴”运行输布五脏百骸,化生气血,同时也是胃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若无胃之阳气,则食不能纳,亦不能磨化。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不仅是“水谷之海”,亦是“气血之海”。只有胃之气血充足,才能完成其复杂的功能。胃中水谷不断,气血亦重盛不息,“水谷之海”与“气血之海”两者功同而义同,相辅相成。在生理上胃腑多气多血,故在病理状态下,气病与血病皆多。
脾液为涎 藏意与智
《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脾为涎”,“五脏所藏……脾藏意。”《难经·三十四难》亦谓:“脾藏意与智。”徐景藩从临证中体会到脾与涎和意三者关系甚为密切。他认为一般脾虚患者对涎液的量和质有一定的影响。脾气虚者可见多涎,脾阴虚者则见少涎。前者还能从涎的唾液淀粉酶活力差的动态观察中获得旁证。脾虚患者通过健脾方药治疗,每十天测定其唾液淀粉酶,其活性差逐渐由负值上升至正值,提示脾虚患者消化系统腺体分泌的梗概,亦说明健脾药物在使症状改善的同时,促使其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平衡,从而促使了消化腺的分泌。
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意”与“智”均属于人体高级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反映为人们的感觉、意识、意志和智力等。中医学历来重视精神神经的生理病理。情志,从心理生理学的观点来看,它是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反映。内脏功能如果有了改变,反过来又可影响精神活动的变化。大脑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大脑的机能不但能影响人的情感、思维、意识、智力等精神活动,同时也控制着内脏的活动。脑为髓之海,需气血精微以濡养,与气血生化之源的脾脏必然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脾胃功能不足达到一定程度时,也自然会影响到意与智等精神活动,所以脾虚患者的感觉、意识、意志和智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或减退。小儿先后天不足所致的“五迟”,亦包括意识、智力的迟缓。上述这类患者,参以补脾健胃方药和饮食调治,可以使脾气健旺,意与智亦相应得以改善,说明脾与意、智有关,亦说明健脾这一治法对高级神经中枢也有一定影响。
脾旺怯病 虚则受邪
《灵枢·五癃津液》早有“脾为之卫”的记载,“卫”指体表抗御外邪的功能。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则自与抗病能力密切相关。证诸临床,徐景藩认为凡脾虚的患者,若不慎寒温,常易感受外邪。经补气健脾方药治疗后,病情好转,脾气健旺,抗御外邪的功能亦相应提高,从血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数值的增加,也可得到证实。所以在外感疾病的预防措施中,应重视脾胃功能的维护和改善,治疗复杂或重症外感疾病,亦应注意勿使脾胃气阴受损并及时调治,俾正气充沛,邪气自怯。在热病后阶段的善后调治中,当重视脾胃功能,有助于早趋康复,避免复发或复感外邪。(时乐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