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王玉生认为,湿邪致病缠绵难愈,临证要以湿邪的形态、性质及致病的不同加以区分,以指导临床。
概念认识
大自然中散布在空气中的湿气,是处在人体之外而不易察觉的湿邪,谓之“无形外湿”。无形外湿来源于大自然的湿气,可以说是各种水湿之气,如江河之水、大海之水、雨露之水及土地中散发出来的湿气等。早在《内经》中即有相关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说明了云、雨、地皆是散发外湿的源头。它充斥在一年四季之中,处在东、西、南、北不同的地域环境之中,可谓无处不到,人们也在日日夜夜不停地呼吸着不同性质、不同浓度的湿气。
无形外湿致病,即指六淫中湿邪因季节不同、入侵人体部位不同和所兼邪气不同而造成不同的疾病。寒湿、风湿、湿热入侵皮肤,可引发各种皮肤病,如各种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痤疮、癣疮、荨麻疹等;寒湿、风湿、湿热入侵筋骨肌肉,可造成痹证,例如风湿性关节炎及一般的肢体筋骨麻木、疼痛等;风湿、湿热、暑湿入侵脏腑,可伤肺而引发咳、喘、痰诸症,伤胃肠可造成胃脘胀痛、泄泻等。
治疗法则
化湿法
因湿为阴邪,其性滞腻,极难分解,湿邪在表,不可只取发汗解表,更不可燥湿及里,以防汗出湿留或引邪入里。只有宣化湿邪方能解除。
芳香化湿:代表方剂如藿香正气散,用于湿邪或寒湿外袭卫分证。多见于感冒、急性胃炎初期等,以恶寒重、发热轻、头身重痛、脘闷呕恶、少食、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浮濡等为特征。常用藿香、佩兰、砂仁、草豆蔻等。
清化暑湿:代表方剂如香薷饮,适用于外感暑湿的卫分证,常见于感冒、乙脑初期等,以发热头痛、鼻塞流涕、恶心呕吐、舌苔薄黄、脉浮濡等为特征。常用香薷、白豆蔻等。
宣化湿热:代表方剂如霍氏芳香化浊方(《时病论》),适用于外感湿温之卫分证,多见于感冒、痢疾初期等,以发热、头身重痛、咽痛、恶心、舌苔薄黄、脉浮濡数等为特征。常用连翘、金银花、薄荷等。
除湿法
适用于湿邪伏流肌肤筋骨者。症见肢体关节酸痛,阴雨天加重等。湿邪多夹寒、夹风侵入肌肤筋骨,或蕴久化热,多成缠绵痼疾,不易速解,故必以搜剔驱除之。
祛寒除湿:代表方剂如乌头汤。适用于寒侵入筋骨所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神经痛等。以肢体关节痛有定处,局部畏寒或肿痛,遇寒痛剧、得热痛减,舌质暗淡,苔白滑,脉弦为特征。常用药物如乌头、桂枝、威灵仙等。
祛风除湿:代表方剂如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用于风湿所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以肢体、关节痛游走不定,阴雨天加剧,舌苔薄白、脉沉缓为特征。常用药物如独活、防风、桑寄生等。
除湿清热:代表方剂如三妙散、葛根芩连汤。用于湿热内蕴筋骨所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或湿热内蕴中焦、下焦所致之泄痢。以肌肉或关节红肿热痛、发热、口渴不欲饮、腹痛便泄、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为特征。常用药物如黄柏、黄连、黄芩等。
温阳除湿:代表方剂如理中汤。用于中焦虚寒湿盛或肾阳虚而寒湿内盛者,以腹痛、四肢凉、泄泻或尿频水肿等为特征。常用药物如黑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等。(石朝顺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丁庄镇仙人桥村卫生室 邱奕霏 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