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是指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以足跟部周围疼 痛为主症的一种症候群, 好发于 40 ~60 岁的中老年人 和肥胖者, 常一侧发病, 也有双侧, 表现为足底部酸胀 作痛或针刺样痛, 并牵连小腿酸痛, 甚者足跟疼痛无法 着地, 以致日不能行, 夜不能睡, 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 生活。由于足跟痛发病机制复杂, 目前大多采用理疗、 局部封闭、 手术、 中药外洗及内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等 方法治疗, 效果不尽人意, 且复发率较高, 缠绵难愈。 笔者采用电针联合火针烙刺治疗足跟痛, 取得较好的 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40 例跟痛症患者均为我院康复门诊患者, 按就诊 先后顺序编号,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 1∶ 1 的比例分为 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0 例。治疗组男性 8 例, 女 性12 例;年龄45 ~68 岁, 平均(53 ±6)岁;病程2 个月 至 2 年, 平均(1. 12 ±0. 67)年;双足痛 3 例, 单足痛 17 例。对照组男性 9 例, 女性 11 例;年龄 42 ~ 69 岁, 平 均(55 ±8)岁;病程 1 个月至 2 年, 平均(0. 86 ±0. 53) 年;双足痛 2 例, 单足痛 18 例。两组患者性别、 年龄、 病程和病理类型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参照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伤科学》 制定 [1 ] 。 跟下或跟后疼痛在 1 周以上, 起病缓慢, 多为一侧发 病, 可有数月或几年的病史。早晨起床后站立时疼痛 较重, 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 但行走过久疼痛又加重。 跟骨跖面的跟骨结节处压痛。X 线摄片显示有或无跟 骨结节处骨刺形成。 1. 3 纳入标准 ①1 周内未服用任何治疗该病的药物及使用其他 治疗方法, 且本次发病后至就诊前未经任何治疗者;② 签署知情同意书, 能按计划坚持治疗, 并接受随访者。 1. 4 排除标准 ①外伤史致跟腱断裂;②跟骨囊肿、 跖管综合征、 骨折、 肿瘤、 结核、 骨髓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 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软组织感染或存在感染倾向者; ③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 肝、 肾、 造血系统疾病者;④有 多发性神经病、 糖尿病、 皮肤溃疡或过敏、 精神病或意 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者;⑤妊娠期妇女;⑥治疗过程中 和治疗后用其他方法治疗足跟痛或因其他疾病服用非 甾体消炎药和止痛药者。 2 治疗方法 2. 1 治疗组 予电针结合火针烙刺进行治疗。 电针:取三阴交透悬钟、 昆仑透太溪、 申脉、 照海、 仆参、 水泉、 太冲透涌泉、 阿是穴(足跟局部压痛点)。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 双小腿垫高, 穴位皮肤常规消 毒, 用 0. 30 mm ×25 mm 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进 行针刺。阿是穴采用扬刺法, 痛点直刺, 其上、 下、 左、 右间距 0. 5 寸处各向中心部斜刺 1 针。各穴针刺得气 后, 接 G6805 电针仪, 三阴交(负极)和悬钟(正极)一 对, 昆仑(负极)与太溪(正极)一对, 申脉(负极)与照 海(正极)一对, 水泉(负极)与仆参(正极)一对, 涌泉 (负极)与太冲(正极)一对, 阿是穴上下一对(上接正 极, 下接负极), 阿是穴左右一对(左接正极, 右接负 极), 密波输出, 50 Hz, 电流大小以患者耐受为度, 每次 治疗 30 min, 7 次为 1 个疗程, 连续治疗 2 个疗程。 火针烙刺:取阿是穴。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 用酒精灯外焰将平头火针距针尖 2 ~3 cm 范围烧至通 红发亮, 对准阿是穴快速点刺, 深度约 1 mm, 以阿是穴 为中心点刺形成直径约 1. 5 cm 的圆形烙印, 每点间距 约 1 mm。术后当日勿碰水。2 个疗程内治疗 1 次。 2. 2 对照组 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葛兰素史克公司, 0. 3 ×20 粒瓶), 1 粒/次, 2 次/日, 7 天为 1 个疗程, 连续治疗 2 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 1 观察指标 自评:釆用国际公认的描述与测量疼痛的简化 McGill 量表评估 [2 ] , 该量表包含:①疼痛分级指数 (PRI):含 11 个感觉性词与 4 个情绪性词, 程度分为 无、 轻、 中、 重四级, 分别以 0、 1、 2、 3 分表示;②目测类 比定级法(VAS):在一条长 10cm 的直线上, 直线的两 端分别代表无痛(0 分)和无法忍受的剧痛(10 分), 被 测者根据其疼痛程度在直线上相应部位作记号, 无痛 端至记号之间的距离即为评分分数;③现有疼痛强度 (PPI):分无痛、 轻度不适、 不适、 难受、 可怕的疼痛、 极 为痛苦, 分别以 0、 1、 2、 3、 4、 5 分表示。计算每组治疗 前后各项目评分和总分。 医评: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踝 - 后足评分系 统(AOFAS ankle - hindfoot scoring, AOFAS - AH)对疼 痛、 自主活动及支撑情况、 最大步行距离、 地面步行、 步 态、 活动性、 稳定性和足部对线等进行治疗前后评 估 [2 ] 。 复发率: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为 1 年,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3. 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 效标准》 [3 ] 制定。治愈:治疗后足跟痛消失, 行走自 如, 局部压痛消失;显效:治疗后足跟痛不明显, 行走自 如, 过度劳累后稍有不适感, 局部压痛基本消失;好转: 治疗后足跟痛有所缓解, 行走略有疼痛, 过度劳累则疼 痛加重, 局部有轻微压痛;无效:治疗后足跟痛未缓解, 行走疼痛, 足跟压痛仍然存在。 3.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1.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珋 x ± s 表示, 指标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 t 检验, 两组间比 较采用成组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 2 检验, 等级资料采 用秩和检验。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4 结果 3. 4.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1. 30%,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72.73%。治疗组的总有 效率和疗效构成比均优于对照组(P <0.05), 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分组 例数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0(23 足) 9(9 足) 7(8 足) 2(4 足) 2(2 足) 90.00(91.30) # 对照组 20(22 足) 5(5 足) 6(7 足) 3(4 足) 6(6 足) 70.00(72.73)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 <0. 05 3.4. 2 两组患者治疗前、 后简化 McGill 量表评分比 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简化 McGill 量表评分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P < 0. 05)。治疗后两组 患者的 PRI 感觉分及情绪分、 VAS 评分和 PPI 评分均 较治疗前下降(P <0. 05), 其中治疗组的 PRI 感觉分、 PRI 总分、 VAS 评分和 PPI 评分的治疗后分值和治疗 前后评分差值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 0. 05), 提示针刺改善足跟痛患者简化 McGill 量表评分的作 用优于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见表 2。 3. 4. 4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总复发率为 28. 57%, 对照组总复发率为 56. 25%。治疗组的总复 发率和不同疗效分级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 05), 见表 4。 表 4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 例(%)] 分组 例数 治愈 显效 好转 总复发率 治疗组 19(21 足) 2/9(22) 3/8(38) 1/4(25) 28.57% # 对照组 16(16 足) 3/5(60) 4/7(57) 2/4(50) 56.25%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 <0. 05 4 讨论 临床上按发病原因常将足跟痛归纳为跟骨病变和 足跟周围软组织病变两大类。跟骨骨刺、 跟骨结节部 骨质增生、 跟骨内高压、 跟骨骨膜炎属于跟骨病变;足 底跖筋膜、 跟腱、 跟骨周围滑囊、 韧带和足底脂肪垫慢 性炎症等属于足跟周围病变。足跟痛的压痛点主要有 3 个, 分别是足跟内侧、 跟骨结节处及跖筋膜起始附着 处。病变的足跟部软组织充血水肿并渗出, 张力增高, 无氧代谢加快, 乳酸堆积, 炎性细胞浸润, 组织胺、 5 - 羟色胺等刺激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而产生疼痛, 反 射性地引起肌痉挛和小血管痉挛, 造成微循环障碍;慢 性无菌性炎症继发组织增厚、 纤维化, 形成瘢痕并粘 连、 挛缩, 压迫末梢神经血管, 进一步加重瘀血和疼痛, 严重者造成跟骨髓腔静脉回流困难, 跟骨高压。 足跟痛属中医痹病范畴, 该病名出自《丹溪心 法》 , 而其首见于《诸病源候论》 之“脚跟颓” 。《医宗 金鉴》 云 :“此症生于足跟, 顽硬疼痛不能步履, 始着地 更甚, 由足跟着冷或遇风侵袭于血脉, 气血瘀滞而生 成” 。肝藏血主筋, 肾藏精主骨, 肝血不足不能荣筋, 肾气不足不能主骨, 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外伤、 劳 损或寒湿入络是外因, 导致足跟部经脉受阻, 不通则 痛, 为本虚标实之证, 治宜滋补肝肾、 强筋健骨、 温经散 寒、 祛风除湿及行气活血止痛。 由于足跟部肌腱、 筋膜等软组织较多, 血液供应不 丰富, 服药治疗药力往往难以到达患病部位。针灸作 为中医独特的外治疗法, 能直至病所, 且操作简便, 副 作用小, 疗效显著, 是足跟痛保守治疗的常用方法之 一 [4 -9 ] 。本研究选穴以肾经和膀胱经为主。肾经经脉 “别入跟中” , 络脉“当踝后绕跟, 别走太阳” , 经筋“邪 走内踝之下, 结于踵” 。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 为 人身之審篱, 能防御外邪, 其经脉循行经过足跟, 并与 足太阴肾经相表里, 故与肾经合用。阴阳跷脉起于足 跟, 司下肢运动 , 《太平圣惠方》 曰 :“此脉是人行走之 机要, 动足之所由也” , 故取跷脉之申脉、 照海穴。再 用肝经输穴太冲透刺肾经井穴涌泉, 三阴交透刺髓会 悬钟, 以收交通肝肾, 调和阴阳之效。 火针烙刺法较麦粒灸刺激更强、 时间更短、 起效更 快, 烙印对穴位有持久的炎性反应刺激, 恰恰弥补了电 针刺激的不足, 有较强的温经通络、 散寒活血、 逐痹止 痛之功。实验研究显示 [10 ] , 火针携高温直接刺激病位 后, 可使针体周围小范围内的病变组织被烧焦炭化, 变 性坏死的组织溶解成蛋白, 又作为一种刺激物, 被人体 吸收时可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吸引白细胞和巨噬细胞 到达病位起抗炎作用。此外, 火针治疗后局部出现酸 胀、 灼热等针感, 可对局部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之间 的平衡起到良性调节作用, 改善血管舒缩功能, 促进局 部血液循环和软组织修复。有文献报道 [11 -12 ] , 火针能 诱导跟腱末端病大鼠的末端区合成大量热休克蛋白 70, 改变局部细胞凋亡指数, 促进跟腱、 纤维软骨区和 腱骨关节面等末端组织结构的恢复。本研究取阿是穴 进行火针烙刺, 烙刺深度在皮部 。《黄帝内经》 提出: “善治者, 治于皮” 。刺激皮部, 旨在激发卫气, 启动 “皮部 - 络脉 - 经脉” 这一由外向内的传输系统, 在病 灶处形成多重刺激, 既可 “借火助阳” 以补虚, 又可“开 门祛邪” 以泻实, 使寒湿等阴霾四散, 达到活血祛瘀、 散寒止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 本研究对跟痛症局部痛点施予火针烙 刺, 并结合电针足跟周围肝肾经及膀胱经腧穴, 能达到 扶正祛邪、 标本兼治之功, 该联合疗法在缓解疼痛、 改 善足功能、 降低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 囊,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邓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