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型颈椎病临床常见, 约占各类颈椎病的2/5[1], 发病多为青壮年[2], 且不断呈现年轻化趋势。近年来, 笔者的导师为治疗颈型颈椎病, 深研经典, 创造性的将“毛刺法”与“半刺法”相结合, 创制了独具特色的“《内经》毛刺法”, 突出其“如拔毛状”的操作特点, 并将其用于临床,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内经》毛刺法组 (30例) 、常规针刺组 (30例) 。《内经》毛刺法组男7例、女23例, 平均38岁, 平均病程 (3.2±1.7) 月;常规针刺组患者男8例、女22例, 平均36岁, 平均病程 (3.4±2.0) 月。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002版) [3]相关诊断标准: (1) 头、颈、肩等异常感觉, 伴压痛点; (2) 颈椎DR示:颈椎基本正常或曲度改变、不稳或形成骨赘。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诊断标准; (2) 未进行其他治疗; (3) 年龄18~60岁。
1.4 排除标准
(1) 伴有严重的器质性、精神性等疾病; (2) 妊娠期、哺乳及准备孕育的妇女, 过敏、局部皮损、皮肤病者。
1.5 剔除标准
(1) 拒绝遵守医嘱或同时采用其他治疗者; (2) 病患治疗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 不宜继续治疗、中途停止者; (3) 由于拒针畏针等而拒绝针灸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内经》毛刺法组
取穴:颈项部肌肉痉挛、条索状物及压痛点等阳性反应点。操作:患者坐或俯卧位, 常规消毒后, 毫针浅刺颈项部1~2 mm, 以皮肤挂针不掉落为度。拇指向前, 食指向后单向捻针得气, 针下有沉紧感。提捏针柄向外做小幅度的提拉, 使皮肤随针尖提起, “如拔毛状”, 反复3~5次后, 快速出针, 以不出血为度。多针浅刺, 以点带面, 至局部皮肤潮红。
2.2 常规针刺组
根据《针灸治疗学》[4]中颈椎病的取穴与行针手法。取穴:颈夹脊穴、天柱、阿是穴、后溪、申脉及悬钟;操作:患者坐或俯卧位, 常规消毒后, 根据患者肌肉厚薄程度, 常规针刺5~10 mm, 得气后行毫针泻法[5] (反复捻转、拇指向后食指向前为主, 捻转角度大, 频率快, 用力重, 刺激时间长) 。
两组每日1次, 一疗程5次, 共2个疗程。治疗后嘱患者防止颈部受寒, 端正坐姿、卧姿, 形成用颈的良好习惯, 减少伏案低头;放松颈部肌群, 恢复颈椎生理曲度。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疼痛视觉模拟法 (VAS) 评分
方法:让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0 (无痛) 至10 (剧痛) 直线上指出相应位置进行评分[6]。评分越高, 疼痛越重。两组分别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及治疗结束后进行评分。
3.1.2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DNI)
方法:NDI有10个问题, 每题为0~5分, 受试者应如实填写[7]。评分越高, 障碍越重。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DNI评分。
3.2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评价疗效。痊愈:评分下降≥90%;显效:评分下降70~90%;有效:评分下降30~69%;无效:评分下降<30%。
3.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1.0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数据, 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 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数据, 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 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 (P>0.05) , 首次治疗后、疗程结束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均P<0.01) 。两组间首次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两组间疗程结束后VAS评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内经》毛刺法与常规针刺对颈型颈椎病均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但《内经》毛刺法即时止痛效果优于常规针刺。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与常规针刺组比较, ○P<0.01。
3.4.2 两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DNI) 比较
两组治疗前DNI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 治疗后DN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均P<0.01) , 两组治疗后DNI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疗程结束后, 两组对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DNI) 改善相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DNI) 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
3.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内经》毛刺法组总有效率96.6%, 常规针刺组90.0%, 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 P>0.05, 表明疗程结束后, 《内经》毛刺法与常规针刺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相当。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颈型颈椎病属于中医学中“颈项痛”“痹症”的范畴, 主要与长期伏案久坐、跌扑损伤、外邪侵袭或年迈体虚、肝肾不足等有关[4]。内外因共同作用于颈项部, 致使局部营卫不调、气血不畅、风寒湿邪趁虚而入致经脉痹阻, “不通则痛”。在治疗上, 传统医学多采用针刺、小针刀、锋钩针或火针等治疗方法[9], 但是穴位作为“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地方, 是一个升降浮沉的动态过程[10], 不能局限于机械的按时取穴[11], 也不能局限于西医解剖的“皮肉筋骨也”, 此病的治疗应重视调“气”的作用。《灵枢·本藏》曰:“卫气者, 所以温分肉、充肌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卫气充则分肉解利”, 《针灸大成》曰:“百病所起, 皆始于荣卫, 然后淫于皮肉筋脉。是以刺法中但举荣卫, 盖取荣卫逆顺, 则皮骨肉筋之治在其中矣”。虽然颈型颈椎病病变范围涉及皮、肉、筋、骨, 但是“刺法中但举荣卫”, 运用手法轻微的《内经》毛刺法浅刺皮肤, 以期“无针伤肉”, 重在活动腠理、拨动气血、调和营卫、疏通经络, 最终驱邪外出, 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毛刺, 属于“九刺”范畴, 见于《灵枢·官针》, “毛刺者, 刺浮痹于皮肤也”, 指出治疗皮肤浅表部位的痹症时, 可用毛刺法。研究者文献研究发现, 在《灵枢·官针》中毛刺操作上与“五刺”中“半刺”相似, “半刺者, 浅内而急发针, 无针伤肉, 如拔毛状, 以取皮气, 此肺之应也”。从文中看, 五刺应五脏, 其中半刺应肺, 并且操作手法明确, 而肺主气, 主皮毛, 毛刺用来治疗病位在皮的浮痹, 但是又缺乏具体操作。两种刺法通过“半刺-肺-皮毛-毛刺”相互联系, 应是异名同谓, 故将其结合、整理、研究, 创制了“《内经》毛刺法”的操作。在具体操作时, 先寻摸局部肌肉痉挛、条索状物及压痛点等阳性反应点, “以痛为腧”, 继而针刺深度在1~2分, 稍微单向捻转, 得气后快速带动大片皮肤肌肉向上提拉抖动, “如拔毛状”, 然后放松, 在一提一松之间, 通络散结、活血祛瘀, 以解除痉挛、消肿除胀、减轻疼痛, 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 降低颈椎障碍, 使受压迫、黏连、条索、不通的组织恢复原状。并且半刺的“半”, 颜师古注《汉书·李陵传》曰:“半曰判。判, 大片也”, 即“半”意为“大片”, 是对操作中“如拔毛状”进行提拉时牵动大片皮肤、肌肉的形象写照。
现代医学认为, 颈部软组织急性或慢性损伤、椎间盘退行性变、椎体或小关节错位是本病的基础。受寒、睡眠姿势使颈部肌肉、韧带、神经过度牵张或压迫而发病。最长受损的肌肉是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斜角肌, 最常受累的神经是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副神经[12]。针对这些受损组织, 操作上提捏针柄向外做小幅度的提拉, 使皮肤肌肉随针尖提起, “如拔毛状”, 针刺深度没有达到肌肉深层而带动皮肤、肌肉、韧带、深浅筋膜进行抖动松解, 使局部肌肤潮红, 可有效消除颈项部肌肉挛缩, 扩张局部微循环, 改善颈椎局部组织血供, 使炎症、渗出及水肿加快代谢[13]。并且, 相关支配颈项部的神经穿行于各肌肉之间最终分布于皮肤表面, 通过针刺直接刺激神经末梢, 即可通过神经的传导作用将针刺效果传入在内的肌肉与筋膜[14], 不需将针深刺到肌层, 也不需要大刺激量的针刺手法。在临床上, 笔者观察到, 对于某些颈项部肌肉僵硬疼痛特别明显的患者, 进行局部深刺、大刺激量的泻法反而会加重疼痛和不适, 使肌肉更加紧张和痉挛。
本研究显示, 《内经》毛刺法和常规针刺对颈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6.6%、90.0%, 且均能降低患者VAS、DNI评分, 也就提示两种治疗方法都可以缓解颈项部疼痛, 改善患者颈椎功能, 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但是, 通过对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即时止痛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内经》毛刺法即时止痛疗效明显高于常规针刺治疗, 表明《内经》毛刺法止痛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内经》毛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与常规针刺疗效相当, 但即时止痛效果好, 并且具有治疗次数少、缓解疼痛快、操作手法舒适无痛、患者易于接受等优势,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李子腾 刘佳 温玉洁 齐惜春 刘露露 王飞雪 郑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