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痤疮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痤疮针刺取穴疗法加枇杷清肺饮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8-11-21
针刺配合中药口服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100例

痤疮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易反复, 难治愈, 是一种 好发于颜面、 胸背部, 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 病, 主要好发于青春期, 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较大, 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颜面、 胸 背等处的粉刺、 丘疹、 脓疱、 囊肿、 结节、 瘢痕及凹陷等多形 性皮损为特点, 是困扰患者身心健康的一大损容性疾病。 中医认为痤疮因素体阳热偏盛, 肺经蕴热, 复受风邪, 熏蒸 面部而发, 或过食辛辣肥甘食物, 助湿化热, 湿热互结, 上蒸 颜面, 《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记载“ 此证由肺经血热而 成。每发于面鼻, 起碎疙瘩, 形如黍屑, 色赤肿痛, 破出白粉 汁”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针刺疗法结合中药口服治疗肺经 风热型痤疮, 疗效满意, 现总结整理如下。

1  临床资料

1 . 1  一般资料  1 0 0例患者均来自 2 0 1 5 年 2 月至 2 0 1 7年1 0月开封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肺经风 热型痤疮患者, 其中男3 5例, 女6 5例; 年龄1 2~6 4岁, 平均3 8岁; 病程最短1周, 最长2 0年。

1 . 2  诊 断 标 准  ① 西 医 诊 断 标 准 参 照 《 皮 肤 性 病 学》 [ 2 ] 。根据青年男女发生在颜面部、 前胸和背部的散 在性黑头粉刺、 丘疹、 脓包、 结节及囊肿、 皮损等临床表 现即可诊断。 ②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 中医外科学》 粉刺 的诊断及肺经风热证辨证标准 [ 3 ] 。本病好发于颜面、 颈、 胸背部或臀部, 多发于青春发育期, 皮疹易反复发 生, 常在饮食不节、 月经前后加重可诊断此病; 丘疹色 红, 或有痒痛, 或有脓疱, 伴口渴喜饮, 大便秘结, 小便短 赤, 舌质红, 苔薄黄, 脉弦滑。

2  治疗方法

2 . 1  取穴   体针取穴: 合谷, 曲池, 足三里, 血海, 三阴 交, 面部粉刺局部。临证加减: 若风热重加大椎、 肺俞; 若脾胃湿热加天枢、 内庭; 若冲任不调加关元、 太溪。

2 . 2  操作   体针选用 0 . 3 0mm×4 0mm 一次性不锈 钢毫针, 在穴位部常规消毒后, 直刺进针 2 5~4 0mm , 得气后施提插捻转泻法 1m i n 。面针选用 0 . 1 8mm× 7mm 一次性不锈钢毫针, 取痤疮及痘痕局部浅刺或围刺 3 ~ 5mm , 一般不提插捻转, 均留针 2 0 ~ 3 0m i n 。面针起针 后暂不按压, 或者稍加挤压使其少量出血后擦拭按压。每 日或隔日针刺 1 次, 1 0 次为 1 个疗程, 月经期暂停针刺, 休 息 2 ~ 3d 后可继续下一疗程。共治疗 1 ~ 3 个疗程。

2 . 3  中药治疗   治宜清肺散热, 故选用枇杷清肺饮加 减。

方药组成: 枇杷叶 1 0g , 桑白皮 1 0g , 黄芩片 1 0g , 栀 子 1 0g , 野菊花 1 0g , 白茅根 1 0g , 黄连片 1 0g , 金银花 2 0g , 当归 1 0g , 蒲公英 2 0g , 夏枯草 2 0g , 炙甘草 1 0g 。 辨证加减: 若口渴喜饮者, 加生石膏、 知母; 若大便干者, 加 生大黄; 若脓疱多者, 加紫花地丁、 白花蛇舌草; 若瘢痕结节 明显者, 加皂角刺、 浙贝母。每日 1 剂, 水煎 4 0 0mL , 分 早晚饭后温服, 2~4 周为 1 个疗程, 视个人情况治疗 1~3 个疗程。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甜味食物。用温 水洗脸, 禁用化妆品、 药膏等。保持充足睡眠。

3  疗效观察

3 . 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皮肤损害消退, 自觉症状消 失; 好转: 皮损消退3 0%以上, 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无 效: 皮损症状均无变化 [ 1 ] 。

3 . 2  结果   治愈 4 6 例, 好转 4 7 例, 无效 7 例, 总有效 率为 9 3% 。治愈患者随访半年无复发。

4  讨论

中医称痤疮为“ 肺风粉刺” “ 鼓疱” “ 面疱” “ 酒刺” 等, 是 一种累及毛囊、 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轻则痒痛, 影 响美观, 重则感染遗留瘢痕, 因此预防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明·申斗垣《 外科启玄》 中记载: “ 肺风刺渣鼻疮, 鼻乃肺之 窍, 肺气不清, 受风而生, 或冷水洗面, 以致血热凝结于面所 致, 宜清肺消风活血药治之。 ” 提出痤疮为血热或肺经风热 凝结于面所致, 治疗当疏风清热, 解毒散结。针刺取穴以 阳明胃经为主, 阳明胃经多气多血, 与肺经相表里, 故取合谷、 曲池疏风清热, 调和气血;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 可健脾利湿, 调和气血; 大椎、 肺俞宣阳解表, 疏风清热; 内 庭清泄湿热; 三阴交、 血海、 关元调理冲任、 气血。 枇杷清肺饮源自《 医宗金鉴》 , 主治面部粉刺。本方 取枇杷叶、 桑白皮宣肺清热, 入肺经, 为君药。黄芩、 黄 连、 野菊花清热解毒燥湿, 为臣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疗 疮 [ 4 ] , 当归、 栀子、 白茅根清热凉血, 活血消肿散结, 共为 佐使。蒲公英、 夏枯草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 5 ] ; 皂角刺、 浙贝母通络散结; 甘草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诸药共奏 疏风清热、 解毒散结之功效。本研究结果表明, 针刺配 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痤疮可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 无 不良反应, 获效满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侯全云 高会彦 秦小永
Tag标签: 痤疮(12)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