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综合病症。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明显低于正常时就称为贫血。正常男性血红蛋白量为120—150克/升,女性为100.5—1 50克/升;正常男性红细胞数为(4.0—5.0) 1000000000000/升,女性为(3.5—5.0) 1000000000000/升。贫血以血红蛋白下降为主。主要症状为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失眠心慌,头晕耳鸣,健忘纳差,肌肤甲错,月经涩少,舌淡脉细等。 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均属于中医“血虚”的范畴,病理变化涉及到心、肝、脾、肾等脏,治疗应以补血益气为主。治疗贫血的关键是去除致病因素,如积极防治钩虫病、治疗痔疮、月经过多等慢性失血,停用致病药物如氯霉素等,停止与有毒物质或放射线的接触等。穴位按摩是治疗贫血较为有效的辅助方法,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调整各脏腑的功能,尤其是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益气补血的目的。 1 头部按摩 ![]() [按摩手法] ①用双手大拇指按揉太阳穴30—50次,力度以产生胀痛感为宜。 ②按揉百会、印堂、率谷、安眠各30—50次,以产生酸痛感为宜。 ③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50次,力度以产生胀痛感为宜。 ④用双手拇指指端分推攒竹,经阳白穴,至两侧太阳穴30次。 ⑤以率谷为中心,扫散头侧面左右各30—50次,力度以产生胀痛感为宜。 ⑥指揉耳部肾穴、肝穴、脾穴各3分钟,频率每分钟75次,力度适中。 ⑦揉捏内分泌穴3分钟,频率每分钟90次,力度轻缓柔和。 ⑧棒点膈、三焦穴各3分钟,频率每分钟75次,力度适中。 2 手部按摩 ![]() [按摩手法] ①点揉内关、神门各50—100次,力度适中,以产生酸痛为宜。 ②推压手心50—100次,力度稍重。 [有效反射区]大脑、胃、肾、肾上腺、肝、脾等反射区(图3—118)。 ![]() [按摩手法] ①点揉脾、胃等反射区各50—100次,力度以局部胀痛为宜。 ②刮压大脑、垂体各30—50次,力度适中。 3 足部按摩 ![]() [按摩手法] ①点按太溪、三阴交各30-50次。 ②揉擦涌泉穴50—100次。 [有效反射区]胃、肾、心、肝、脾等反射区(图3—120)。 ![]() [按摩手法]点按肾、胃、心、肝、脾反射区各50—100次,力度以局部酸痛为宜。 4 生活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