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贴疗法”是把药粉调成膏敷贴于人体之特定部位,用以治疗病痛的一种外治法。三伏天里,用自制的膏药贴于人体一定穴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药力更易直达脏腑,激发正气,效果更好。 ●药物:自购白芥子、延胡索各21克,甘遂、细辛、生半夏各12克,将此五味药共研成细末,混合后装入密闭的玻璃瓶内,置冰箱中备用(此药粉为3次用量)。每次取药粉1/3,先将鲜生姜100克洗净后捣碎挤汁,用姜汁将药粉调成干糊状(可略加水),用手捏成6个小药丸,每丸约4克左右(儿童减半)。 ●操作:将药丸按贴在直径3厘米的牛皮纸或塑料薄膜中心,分别贴在背部肺俞、心俞、膈俞6个穴位上(分别位于第3、5、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共6个,然后用直径5厘米大小的胶布固定。在初伏、中伏、末伏第1天各敷贴1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每次贴2-6小时。 ●适应症:伏天膏贴适用于阳虚、寒性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其主要表现为咳喘反复发作、痰液清稀而白、背部怕寒或受寒后症状明显加重等病人。但阴虚火旺、孕妇和两岁以下的儿童及皮肤过敏者,不宜采用此法。 ●贴药后注意事项:要避免吹电风扇、空调;禁食生冷、辛辣食物及海鲜;贴敷当天不要洗澡,也不宜活动过多,以免药物移动、脱落。如出现皮肤发热、充血、小水泡等,属正常现象,一般数日后能自行消退。必要时可涂些龙胆紫(紫药水),1-2天可自然结痂而愈,切不可包扎。如水泡较大,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蒲昭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