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因外伤或劳损使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产生腰腿痛等一系列症状。又称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及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症。本病属中医“腰腿痛”范畴。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伤骨科疾病。多数病人保守治疗有效,仅少数病人才有手术指征。
1.诊断要点
(1)常有急、慢性腰部扭伤史、劳累及受寒湿侵袭史。
(2)有腰痛,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并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下肢痛也可在腰痛后相隔数周、数月才出现。咳嗽、喷嚏、用力大便时使下肢痛加剧,休息后可减轻,患侧下肢可有感觉异常。
(3)腰椎姿势异常,有腰椎侧弯或生理曲度变直。
(4)腰椎活动受限,前屈、后伸、侧弯、旋转活动均不同程度受限。
(5)下腰椎棘突间及椎旁l~2厘米处有明显压痛,并可引起下肢放射痛。
(6)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足背过度背屈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仰卧挺腹试验阳性。
(7)有腱反射异常,腰4脊神经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腰5脊神经受累时对膝、踝反射均无影响,第一骶神经受累时则出现跟腱反射障碍。
(8)下肢感觉出现障碍,早期表现为皮肤过敏,然后出现麻木、刺痛和感觉减弱。
(9)CT、MRI检查可明确突出部位和突出物大小以及神经根、脊髓受压程度。
2.临床处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筋脉失养,外感风寒湿邪乘虚而人;或不慎闪挫而致局部络脉受损,气血淤滞,不通而痛。临床处理如下:
(1)病人取俯卧位,医者用滚法或按揉法施于患侧腰骶棘肌、臀部及下肢后侧10~15分钟。
(2)用拇指或肘尖点按腰阳关、肾俞、命门、志室、居骼、环跳、承扶、委中、承山等穴各1分钟。
(3)病人仍取俯卧位,医者一手按住腰部,另一手托住病人对侧膝关节,使该侧下肢后伸,双手同时交错用力。左右各做5~8次。
(4)斜板法。病人侧卧位,患侧在上,屈膝屈髋,健侧下肢伸直。医者站在健侧,面对病人,一手扶住肩部,另一手用肘部抵住臀上部,两手相对用力,使上身旋后,骨盆旋前,嘱病人腰部放松,活动至最大范围后用力做相对推板动作,可听到清脆的弹响声。
(5)病人仰卧,屈膝屈髋。医者一手扶住病人双膝,另一手扶住病人臀部,用力将双膝下压,使腰部过屈5~10次。
(6)病人仰卧,患肢被动直腿抬高,逐渐抬高,同时使踝关节背伸,维持1分钟。
3.其他处理
(1)针灸治疗 取肾俞、命门、关元俞、大肠俞、志室、秩边、居醪、环跳、委中等穴,采用强刺激,并留针15~20分钟。肾俞、命门、秩边等穴,也可加用温针,每次烧两遍。腰背部还可拔罐治疗。
(2)牵引治疗 机械牵引:病人取仰卧体位,在电动机械牵引床上行间歇性牵引,牵引重量控制在体重的1/3~1/2之间,每次20分钟,每日1次;骨盆带牵引:病人仍取仰卧位,用骨盆带围住做持续牵引,牵引重量控制在体重的1/10~1/8之间,将床脚抬高20~30厘米,每日牵引时间不少于3个小时。
(3)CT介入疗法 先予CT检查做局部定位,然后用穿刺针在受压神经根附近注人醋酸确炎舒松5毫克,盐酸利多卡因5毫升,6%泛影葡胺l毫升。术后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一周。
(4)热敷法 把活血化淤的中药如:当归、羌活、独活、桑寄生、川芎、牛膝、海桐皮、稀签草、扦扦活等用布包好,放人热敷床里,用电热丝加热,保持60--70℃,让病人在床上平卧20~30分钟,每日2次。
4.注意事项
(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多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又遭外伤或劳损后发病。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并予以消炎、止痛、脱水的药物治疗,以起到消除受压神经根的炎症、水肿的作用,同时配合推拿、牵引治疗,松懈痉挛的肌肉。
(2)缓解期时病人可自行功能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
(3)病人平时搬运重物应注意姿势正确,避免腰部受寒。
(4)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应慎用牵引治疗,以免加重受压神经根水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