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指无外源声或者电刺激而存在于患者耳内的一种声音,分为原发性耳鸣、继发性耳鸣。中医多将耳鸣责之于情志不遂、清窍空虚、外邪侵犯、心肾不交、气滞血瘀等,常采用中药、针刺等治疗方法,多选取听宫、翳风、听会、风池、太冲、足三里、合谷、太溪、肾俞等穴位。笔者曾采用大敦点刺放血治疗急性耳鸣,疗效甚佳,现将经验与同道共享。
王某,男,21岁,2023年4月4日来诊。主诉:耳鸣1天。患者因学业压力大而出现耳鸣,未给予系统治疗。刻下:耳鸣,耳胀,右侧重,急躁易怒,便溏,肝形舌,苔白厚,脉弦。
诊断:耳鸣(肝火上炎)。
治则:疏肝泄热。
治法:大敦点刺放血。用左手拇、食二指在大敦穴处上下推按,使该处血液聚积,常规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点刺该穴,快速刺入退出,然后轻按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再用无菌棉签擦拭干净。经点刺放血后,患者自觉耳鸣明显减轻。后给予柴胡清肝汤以调养,处方:柴胡15g,生地黄20g,赤芍12g,当归10g,川芎12g,天花粉10g,黄芩10g,防风10g,甘草6g,牛蒡子15g,栀子10g,连翘15g。
1周后随访,患者未再复发。
按 此次治疗本案急性耳鸣患者,治法及选穴均未采用常规的方法,但疗效显著,究其原因,在于辨证的准确。患者为在校大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突发耳鸣,考虑为肝气郁结,肝火上扰。按照“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采用大敦穴点刺放血旨在清泄肝经郁热,使火热之邪随血排出体外,针刺避免了口服药物需要等待的缺点,可有效缓解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待患者症状减轻后,再辅以中药调养。柴胡清肝汤中取柴胡疏肝之功,并引诸药入肝经;四物汤养血以柔肝,易生地黄为熟地黄,取其清热之功较强;黄芩、栀子、连翘、天花粉清热泻火解毒;防风、牛蒡子疏理气机。诸药合用,共奏疏肝气、清肝火之功。
此次治疗未选取常规穴位和针刺,而尝试大敦穴点刺放血,因其作为肝经井穴,井穴有根本、起始的含义,且点刺大敦穴具有简、便、廉的特点。点刺法指用三棱针或一次性针头点刺腧穴局部出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多应用于四肢末端、面部、耳尖等处的放血,出血量相对较少,可用于热证、急证患者的治疗。
此案意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治疗急性耳鸣的新思路、新方法。临床中遇此类耳鸣患者,或可采取此法。(贾佑铎 于秀梅 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