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心脏病人需不需要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呢?回答是肯定的。但得注意锻炼的方式,即宜进行全身性锻炼而忌局部锻炼。 临床医生发现,一些心脏病人在做全身性运动时心脏病不易发作,而在做局部性肌肉活动时,尽管运动量并不比全身性活动大,反而容易诱发心脏病。原来,这是由于机体的供血方式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血压变化决定的。机体的血液供应有一个“多劳多得”的原则。当某部位肌肉活动量越大,该部位肌肉血管扩张的程度也越大,获得的血液越多,而体内流动的血量是一定的,为了供应活动肌肉增大的需血量,不活动的肌肉血管就收缩。 局部性肌肉活动时,活动部分的肌肉血管舒张,大部分不活动的肌肉血管收缩,引起血压显著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在心脑功能本来就弱的情况下,病人极易发生心肌梗死。 而全身性肌肉活动时,血压在运动开始后虽然有轻微的升高,但随后由于全身肌肉血管舒张而恢复至原来水平。这样的活动既没有加重心脏负担,又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美国生理学家阿斯特朗的研究表明,在同样输出量的情况下,上肢活动时的血压比下肢活动时高,下肢活动时的血压比全身活动时高。因此,他建议,心脏病人进行局部肌肉活动必须得到医生的批准。 可见,心脏病人在室内活动时,不宜进行局部肌肉活动,如用哑铃、拉力器、单双杠、引体向上等进行锻炼。可进行一些轻松愉快又不至于增加心脏负担的全身性活动,如跳交谊舞、做广播操、慢跑等。(姚扶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