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40例 有报道称中风后失眠的患者可高达56. 5 % [1 ] , 中医学上将 失眠称为 “不寐” , 指经常性的以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为特征的 一种疾病, 主要表现是睡眠的时间、 深度不充足, 症状较轻的患 者表现为入睡较困难, 或者寐而不酣, 有时寐有时醒, 或者醒后 不能再睡着;严重者可导致彻夜不寐, 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工 作 [2 ] 。失眠会使患者的抑郁、 焦虑、 恐惧等不良心理增加, 对中 风患者的疗效、 预后产生不利的影响, 使患者生活质量、 工作质 量严重下降, 因此需及时、 有效治疗。在临床上西医在治疗失眠 时常常是服用安眠药物, 但是长期服用会产生耐药性、 戒断反 应、 成瘾性等不良现象。有研究证明 [3 ] , 中医治疗对失眠患者 的疗效较好。笔者采用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 40 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 2015 年 1 月 ~2017 年 1 月在本院诊治的中风后 失眠患者 80 例, 男 34 例, 女 46 例;年龄 49 岁 ~ 71 岁, 平均 (56. 3 ±4. 6)岁;平均病程(21. 67 ± 5. 31)d。按随机数字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40 例。观察组中, 男 15 例, 女 25 例;年龄 49 岁 ~68 岁, 平均(55. 9 ±4. 1)岁;平均病程(21. 01 ±5. 82)d。 对照 组 中, 男 19 例, 女 21 例; 年 龄 51 岁 ~ 71 岁, 平 均 (55. 7 ±5. 1)岁;平均病程(20. 89 ±5. 73)d。两组患者的性别、 年龄、 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 者均知情并同意治疗方案。 1. 2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和失眠症的诊断标 准;②伴有心悸、 头痛、 健忘、 多梦等症状;③无合并其他严重疾 病。 1. 3 排除标准 ①有精神、 神经障碍的中风患者;②合并有严重的心肺疾 病、 有吞咽障碍、 失语等;③不能坚持或者有其他治疗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控制血压、 血脂、 血糖等。观 察组使用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 取内关、 四门穴、 神内、 安眠 四 个 穴 位,用 75 % 的 酒 精 棉 球 擦 拭 消 毒,使 用 0. 30 mm ×25 mm ~40 mm 的毫针刺入 0. 5 寸, 然后留针 30 min。 在留针时取百会穴位, 用纱布盖在患者头部, 将艾条点燃后插 到温灸盒中, 将温灸盒放在百会穴位上, 使用松紧带固定。在艾 灸过程中要根据患者耐受的温度调节艾条的长度, 使患者感温 热适宜, 每次艾灸 30 min, 1 次/d, 5 次/周, 共治疗 3 周。对照组 使用针刺治疗失眠症, 取安眠、 神内、 内关穴位, 消毒后使用 0. 30 mm ×25 mm 的毫针刺入 0. 5 寸, 留针 30 min, 1 次/d, 5 次/周, 共治疗 3 周。 3 疗效分析 3. 1 观察指标 患者的失眠改善情况判定使用 SPIEGEL 量表, 患者的生活 质量评价使用脑卒中专用的生活质量表(SS - QOL), 有思维、 精力等 12 个领域,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3. 2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的睡眠时间或者夜间的睡眠时间在 6 h 以上, 睡 眠时无多梦, 清醒后精神较饱满;显效:患者的睡眠好转较明显, 睡眠时间增加在 3 h 以上, 睡眠的深度也显著增加;有效:患者 的失眠症状减轻, 睡眠时间延长在 3 h 以下;无效:患者的睡眠 状况改善不明显或者有预后加重的倾向。 3.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18. 0 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使用 χ 2 检验, 计量资料使用 x ± s 表示, 组间比较使用 t 检验, P <0. 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4 治疗结果 3. 4. 1 两组患者 SS - QOL、 SPIEGEL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SS - QOL、 SPIEGEL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SS - QOL、 SPIEGEL 评 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观察组 的 SS - QOL、 SPIEGEL 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 05)。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 SS - QOL、 SPIEGEL 评分比较 组别 n SS - QOL 治疗前 治疗后 SPIEGEL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0 74. 74 ±21. 45 87. 85 ±22. 53 22. 35 ±3. 25 10. 47 ±1. 79 对照组 40 75. 09 ±20. 96 80. 37 ±20. 50 22. 51 ±3. 41 18. 31 ±1. 28 3. 4.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 37 例, 占 92. 50 %, 对照组总有效 27 例, 占 67.50 %, 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 2。 表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n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0 4 19 14 3 92. 50 对照组 40 2 10 15 13 67. 50 4 讨 论 中风后患者常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失眠, 目前主要认为是由 于脑血管病变的部位直接对睡眠相关的部位产生影响, 包括眶 部皮质、 额部皮质、 中脑盖部的巨细胞区、 视交叉上核、 上行网状 系统等。有研究表明 [4 ] , 中风后的失眠与脑血管病的性质、 部 位有较大的关系。中风后常导致失语、 偏瘫、 躯体不适等症状, 对睡眠产生较大的影响, 而且中风后产生的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 绪也会引起失眠。失眠反过来对神经功能的康复产生不利的影 响,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同时也增加了中风的危险因 素, 比如糖尿病、 高血压等增加了脑出血、 脑梗死的风险。因此 要及时对脑中风后失眠进行有效的治疗, 改善预后。 《黄帝内经》 认为, 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为人体阴阳失衡、 营卫运行的失调。阳不入阴, 正气虚衰或者五脏受损, 劳倦内 伤, 痰浊内生以及七情过度、 外感邪气, 营运失和是中风后失眠 的机制。在经络系统中, 阴阳蹻脉有司目之开阖的作用, 阴阳蹻 脉的失调与人正常的睡眠、 觉醒有关, 蹻脉脉气保持正常可使昼 精夜寐, 不会发生失眠 [5 ] 。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 与阴维脉 相通, 能够调节心胸的经气, 有利于气机的运行。安眠穴能够将 阴蹻、 阳蹻脉的经气沟通在一起, 有养心安神、 镇静催眠的作用。 神门穴可以调理心经而使宁心。百会穴是三阳五会多条经脉的 汇合穴位, 是安神定志的主要穴位, 艾灸百会穴对虚性失眠有较 好的疗效 [6 ] 。在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SS - QOL、 SPIE- GEL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 的 SS - QOL、 SPIEGEL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 05), 观察组的 SS - QOL、 SPIEGEL 评分改善较对 照组更加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观察组总有效 37 例, 占 92. 50 %, 对照组总有效 27 例, 占 67. 50 %, 观察组疗效 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说明针刺联 合艾灸百会穴对治疗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疗效较好, 可有效改善 患者的症状, 改善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廖群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