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半灸法”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8例 笔者于 2014 年 2 月至 2017 年 11 月采用“督脉 半灸法” 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8 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8 例皆为来自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或山东中医药 大学附属医院的门诊患者。根据《妇产科学》 [1] 拟定 诊断标准如下: ①年龄为 45~56 岁的已婚女性。 ②临 床表现为不觃则子宫出血,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 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③妇科及超声盆腔检查均无 子宫及附件器质性病变;出血期或经前期诊断性刮 宫,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无分泌期改变。中医证 候参考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 中崩漏的肾阳虚 型诊断标准: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淡质稀;精 神不振, 面色晦暗, 肢冷畏寒, 腰膝酸软, 小便清长; 舌质淡、苔薄润,脉沉细无力,尺部尤弱。 2 治疗方法 采用“督脉半灸法”治疗。此法在传统的督灸疗 法基础上改进而成, 取督脉至阳至腰俞穴一段为施灸 部位。嘱患者暴露施灸部位,俯卧于治疗床上,用 75%乙醇棉球从上而下常觃消毒脊柱区 3 遍, 再涂抹 姜汁, 后敷盖桑皮纸, 于其上铺生姜泥呈上底宽 4 cm、 下底宽 5 cm、高 3 cm 的梯形,最后在姜泥的上面放 置中间直径 5 cm、长 1 cm 的梭形艾柱,上下连接呈 一长条,于艾灶的上、中、下 3 点点燃(见图 1) ,仸 其自燃自灭。1 壮灸完后再换 1 壮。连续灸完 3 壮后 移去姜泥,用湿热毛巾轻轻擦净皮肤。每半月治疗 1 次,3 次为一疗程。治疗 2 个疗程幵随访 3 个月经 周期后评定疗效。 3 治疗结果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 制定的疗效标 准进行评定。痊愈: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能 维持 3 个月经周期以上,或更年期妇女血止绝经者, 图 1 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在接受 督脉半灸法治疗 计 12 例;好转:经量、经期、周期虽恢复正常,但 不能维持 3 个月经周期,或经量减少,或经期缩短, 计 21 例;无效:阴道出血无变化,计 5 例。总有效 率达 86.8%。 4 体会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围绝经期功 血) ,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机制失调而引 发的临床常见疾病。 围绝经期间患者的卵巢功能显著 减退,对于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明显降低,雌激素 分泌减少, 因而卵泡难以发育成熟, 亦无法正常排卵, 雌激素长时间处于低下水平,使得子宫内膜不断增 生、脱落,导致子宫异常出血 [3] 。目前,西医治疗本 病多采用性激素疗法和非药物疗法。 但是性激素疗法 停药后易复发,不良反应较大,不宜长期服用;而非 药物疗法如刮宫、子宫切除术等则损伤较大,对患者 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于中医“崩漏”范畴,围 绝经期的女性处于机体由盛而衰的特殊时期, 更易出 现经血的异常。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证型分类虽多,但 总不离肝脾肾三脏。原因不外肝藏血;脾为气血生化 之源,主升清统血;肾藏精,主生殖。许多医家也认 为针灸治疗要常从肝脾肾入手 [4] 。 督灸是挃于督脉的脊柱段施以灸法从而治疗疾 病的一种方法。施灸部位选取从大椎至腰俞一段。背 为阳,督脉为“阳脉之海” ,足太阳膀胱经为“巨阳之 脉” ,其两条侧线夹督脉两旁,背俞穴位于第 1 侧线 上, 督脉具有振奋阳气、 调理脏腑、 温通气血的作用。 再于其上置以辛温走窜、温通十二经的艾绒,点火熏 灼之,其温阳之力更是效专力宏。督灸最初多用于治 疗强直性脊柱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还可用 于多种虚寒性质的慢性疾病 [5 - 6] ,如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放化疗不良反应等,因此笔者 选取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 研究。 传统的督灸疗法效果好,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比 如每次治疗耗时较长,大约需要 2 h,对于一些老年 人及体质虚弱者来说,难以承受。笔者考虑围绝经期 功血患者主要累及肝脾肾三脏,部位在中下二焦,因 而将传统督灸方法加以改良, 施灸部位仅选取至阳至 腰俞穴一段,大致相当于传统督灸长度的下半段,因 而命名为“督脉半灸法” 。通过温通督脉以振奋肝脾 肾三脏阳气而达调冲仸、暖胞宫、固经血之功效。从 临床疗效分析, “督脉半灸法”不但可有效固摄经血, 而且对肾阳虚的诸多症状也有改善作用。 “督脉半灸法” 既保留了传统督灸的疗效又提高 了效率,每次施灸时间要比督灸少约半小时,明显节 省治疗时间,增强了患者的依从性,为围绝经期功血 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来源:中国针灸 作者:李青 李永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