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增高发育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小儿疳证 中医外治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0-08-19

疳证为小儿痧、疳、惊、痘四大要证之一。本病起病缓慢,病程愈长,病情亦随之加重,严重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疳证又称“疳积”,是虚实并见的夹杂证候,所以有“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主要是由于乳食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以致气液耗伤。

1.论断要点
    (1)腹胀厌食,形体消瘦,尿如米绀,大便臭秽,舌苔白腻为乳食积滞型。
    (2)食则腹胀,困倦无力,神萎形瘦,嗜食怪味,舌淡白,脉细为气血两亏型。

2.临床处理
    (1)积滞伤脾型  病人取俯卧位,医师坐在左侧。清补脾胃(先清后补),揉板门,掐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分推腹阴阳,揉天枢,按揉足三里,摩腹。如积食偏重者,清大肠,推下七节骨。
    (2)气血两亏型  病人取位同上。补脾土,补胃经,推三关,揉外劳宫,运内八卦,按揉四横纹,按揉足三里,摩中脘,捏脊。
    (3)审因论治  疳证是病程较长的慢性消耗型疾病,在治疗上视病情的变化,需随证辨证加减。
    ①阴虚内热,盗汗,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苔光剥。加清天河水,推涌泉,清大肠,补肾经,运内劳宫,揉两人上马。
    ②阳虚畏寒怕冷,便溏。加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

3.其他疗法   
    (1)外治法  刺四缝,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针刺约l公分深,挤出黄白色黏液。每日1次,直针刺到不再有黄白色黏液为止。有调和脾胃,通畅百脉的作用。
    (2)饮食疗法  饭锅巴,每日适量,1日2~3次。主要用于脾胃气虚。
    (3)中药验方  鸡肝1具(或猪、羊肝30克),苍术10克,熬熟,食肝饮汤,连用2周。主要用于伴眼疳者。

4.注意事项
    (1)小儿喂养要定时定量。要掌握先稀(菜汤、米汤),后干(奶糕、鸡蛋黄);先素(青菜泥、豆制品),后荤(鱼、肉末);先少后多的原则。
    (2)在手法治疗期间,忌面粉类、香燥类食物,如巧克力、馄饨、面条等。
    (3)经常带小儿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