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两经在小腿内侧面交叉循行探析 根据 《灵枢·经脉》 的记载, 脾经“循胫骨后, 交 出厥阴之前” , 肝经 “上踝八寸, 交出太阴之后” 。肝 经和脾经在小腿内侧面交叉循行, 诸多学者提出自 己的观点。 路玫和曹大明 [1 ] 认为, 经脉所属络脏腑的位置 决定经脉在四肢循行位置的前后。肺、 心包和心, 三 者的位置, 肺的位置最高, 心的位置最低, 又肺经循 行于上肢内侧前缘, 心包经循行于上肢内侧中间, 心 经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 可知位置高的脏腑所属经 脉分布在前, 位置低的脏腑所属经脉分布在后。由 此类推, 由于肾的位置最低, 因此肾经应循行于下肢 内侧面的后缘, 又因肝和脾的位置难分高下, 所以肝 经和脾经的循行路线难定前后, 故两经脉交叉循行。 此观点认为肝和脾的位置难分高低, 那么, 心在心包 内部, 心包和心的位置如何? 根据正常人体解剖可 知, 肝的膈面基本与膈穹一致, 高于脾之上缘, 这与 心包和心的相对解剖位置相近, 因此肝和脾的解剖 位置与心包和心的解剖位置难分高低, 故用脏腑解 剖位置的高低解释经脉循行并不正确。 沈雪勇 [2 ] 认为拇指向前为中医学标准解剖姿 势, 肝经和脾经的例外分布是采用拇趾向内的不标 准姿势所造成, 前中后的位置发生扭转, 肝脾两经的 循行也出现扭转。如果将下肢处于拇趾和胫骨向前 的标准姿势下, 则脾经显然位于肝经之前, 而肝经则 位于脾经和肾经之间。穴位多位于肢体较深的部 位, 肝经位于足底部与足背之间, 甚或偏于足底部, 只是因为足底部不易进针且易引起疼痛, 加之针灸 等操作不便, 改为由足背部进针, 久之, 肝经及其穴 位便被定位于足背部。肝脾两经在小腿部的交叉可 能是由小腿下部和足部向内扭转所造成的。从三维 结构看, 这种交叉可能并不存在。本观点值得借鉴。 另有观点认为, 肝经循行于足背, 脾经循行于足 内侧赤白肉际, 根据十二经脉在四肢“太阴、 阳明在 前, 厥阴、 少阳在中( 侧) , 少阴、 太阳在后” 的分布规 律, 肝经应从足背循行到小腿内侧面中间; 脾经应从 足内侧赤白肉际循行至小腿内侧面前缘, 所以两经 脉在小腿内侧面必须交叉。但是这个观点不能解释 为什么不在循行经过三阴交穴后调整循行分布, 却 到内踝上八寸, 才调整循行分布。说明十二经脉在 四肢的分布规律为内踝上八寸以下, 对肝经和脾经 并不适用。 针刺、 按摩等方法刺激穴位出现的感传现象说 明经络的存在, 而具有相似主治穴位的位置决定经 脉的循行路线。 位于小腿内侧前缘的一组穴位是蠡沟和中都, 位于小腿内侧中间的一组穴位是地机、 漏谷和三阴 交。肝经循行“入毛中, 环阴器” , 因此肝经穴位可 以主治阴部疾病, 而蠡沟、 中都善于治疗阴部湿疹 等, 故蠡沟和中都可归于肝经。脾经穴位可治疗与 脾脏功能失调的疾病有关, 如脾胃病、 妇科病等, 而 地机、 漏谷、 三阴交可主治肠鸣、 腹胀和腹泻等脾胃 疾病, 也可主治月经不调、 痛经等妇科病, 故地机、 漏 谷、 三阴交应归入脾经。由于蠡沟、 中都两穴位于三 阴交、 漏谷、 地机之前, 故在小腿内侧肝经应循行于 脾经之前; 而膝关节部位及膝关节以上的主治脾经 病的阴陵泉和血海又位于主治肝经病的膝关、 曲泉 两穴之前, 又由于中都位于内踝尖上七寸, 故肝经和 脾经的循行应在内踝尖上七寸以上, 胫骨内侧髁以 下相交叉, 说明脾经“循胫骨后, 交出厥阴之前” 以 及肝经的 “上踝八寸, 交出太阴之后” 。 来源: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作者:孙敦坡 黄谦 张传东 姚文平 杨励 姜明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