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针灸治疗老年慢性膝关节疼痛无效’的临床试验报告存在几个问题,有必要探讨一下。”世界针联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表示。
首先,该试验报告设计不够严谨合理,如样本量估算、对照样本选择等方面都不够科学全面。其次,试验操作者临床经验不足,大部分为科研工作者,并非从事针灸临床工作。第三,试验观察历时3个月,从数据可以看出针刺组有明显效果,而最终的统计结果为1年后的效果,淡化了这一结论。老年慢性膝关节炎为退行性病变,病情是发展进行的,针刺3个月,观察1年后的效果,研究结果已不再符合试验目的。(其观点详见三版)
“可以看出该篇论文对针灸了解并不深入,此事也启示我们,西方国家在接受中医过程中更注重循证的证据,应加强针灸临床研究,拿出设计合理、质量保证、结果客观的研究,以过硬的结果来证明针灸疗效。”刘保延呼吁国内加大针灸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希望“十三五”期间启动“针灸大科学研究计划”以支撑其发展。
“针灸现已在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已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先导。我们欢迎各国开展针灸研究,但研究要遵循学科规律。”全国政协委员杨金生作为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他仔细研究澳大利亚学者论文后建议加大和世界各国交流协作力度,从政府层面立项,加强国际间交流。其次是加强医教研产等方面的协同攻关,让研究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最后要发挥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ISO/TC249等针灸国际组织作用,加强民间外交,为中医药走出去发挥作用。
“面对发出的不同声音,我们应注重策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认为,应该本着开放的态度进行学术交流,经过千百年验证,针灸疗效有目共睹,特别对于面瘫、中风后遗症等疾病有着西医无法比拟的效果。“这激励我们应当更有自信,研究自身如何更好发挥优势,通过大样本、大规模的研究去证实针灸,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为针灸‘正名’。”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旭东也一直关注此事,“通过这场争论,也让我们看到事情的正反两方面。”他认为,国外学者的研究在试验设计方面确有不足,“但我们不仅应当看到对方问题,也要反思自身,争论背后也暴露了我们的‘短腿’,缺乏相关证据性研究。”他建议研究应符合科学体系及国际惯例,又体现中医药特色,才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2014年10月,全球权威医学刊物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篇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一项关于针灸对慢性膝关节炎疗效的学术论文,称针灸对关节炎止痛无效。后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前会长李永明等五位专家学者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文章进行反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