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灵枢·本输》:“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 [别名]水穴,水泉。 [穴名解]高处为突。二人搀行为扶。本穴适在胸锁乳突肌之胸骨头、锁骨头相合之高处。二头相合,形如二人搀扶,故名扶突。 [位置]在劲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图8—6—10)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颈血管鞘的后缘。浅层内有颈横神经、颈阔肌等结构。深层有颈血管鞘。 [取法]正坐,微仰头,在颈部侧面,结喉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肌腹中。 [简易取法]平喉结,胸锁乳突肌的肌腹中点。 [功用]清肺利咽,理气化痰。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瘿气,瘰疬。 [刺灸法]坐位或仰卧位取穴。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注意不宜向前内斜刺。 [配穴举例]配大椎、合谷,主治暴喑,咽喉肿痛;配天突、天溪,主治暴忤气哽。 [现代研究]临床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失音,甲状腺肿大,肩臂痛的治疗。本穴是针刺麻醉手术常用穴。在颅脑手术中采用针刺麻醉方法,用2.5寸针从扶突穴(双)进针,至颈筋膜,再向上斜刺至同侧翳风穴,通电诱导3吩钟。术前、术中对症配合适当的辅助用药(苯巴比妥、阿托品等)。结果成功110例(96.8%)其中优良者94例,失败5例。此法用于前颅凹、颞顶枕区、后颅凹3个部位的手术,其效果无显著差异。治疗臂痛123例,以28号1寸针向颈椎直刺5分钟左右,有触电感麻至手即可出针,不留针,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本组最少针1次,最多针33次,平均8.5次。痊愈92例(74.79%),好转26例,无效5例。以扶突穴为主,配风池、合谷治疗上肢抬举疼痛,针感达食指端,针6次而愈。扶突配太冲、通里,扶突针尖向咽喉方向直刺1.5寸使咽部感到沉胀闷气,治疗咽喉肿痛,针11次而愈。扶突配风门、气海、足三里治疗肩背疼痛,扶突针尖指向后方,进针1.5寸,针2疗程而愈。认为扶突穴的针刺要点是:①患者头转向对侧,咽部、肩部平正;②针尖指向患处,不可深刺;③针下有较硬或落空感时,要适当调换针尖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