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疗法是指在毫针针刺后, 在针尾加置艾柱, 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 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温针疗法治疗范围广, 疗效显著, 是防病保健的一大良法, 长期以来一直为医家和患者所重视。然而, 关于温针的起源及作用, 诸多医家都有不同的见解, 简述如下。
1 温针疗法的源流
关于温针疗法的原始出处, 至今尚无确切的考察。据查, 《明医杂著》[1]《针灸聚英》[2]《针灸大成》[3]中均有关于温针的记载, 然3书均为王节斋所言:“近有为温针者, 乃楚人之法, 其法针于穴, 以香白芷作圆饼, 套针上, 以艾蒸温之, 多以取效。”《医学入门》中治疗冷风湿痹, 取环跳、阳陵、三里, 其痹不知痛痒者, 烧针尾三五壮即知[4]。故知, 在明朝温针已经比较流行了。
陆瘦燕先生认为“对温针的出处问题, 历来没有准确的考察”[5], 并引用《针灸大成》中节录王节斋的话说明。他指出, 虽上文提出“近有为温针者”, 貌似温针流行于元明之际, 但《伤寒杂病论》却提示温针在汉时已很盛行, 如“太阳病三日, 已发汗, 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 此为坏病”“太阳伤寒者, 加温针必惊也”。陆瘦燕认为, 仲景为长沙太守, 与王节斋所谓“楚人之法”相合, 因此温针可信之为古之遗法。另外, 《灵枢·官针》中有关于“焠刺”的记载:“焠刺者, 刺燔针则取痹也。”说明燔针与温针的适应证相近。明·吴崑在《黄帝内经素问吴注》中说:“燔针者, 内针之后, 以火燔之暖耳, 不必赤也;焠针者, 用火先赤其针, 而后刺, 不但暖也, 此治寒痹之在骨也。”从吴崑介绍的操作方法上看, 燔针可能就是现在的温针, 所不同者, 不过是燔针以火取暖, 温针以艾加温。
在蒙医中, 有用自制的银针 (或金针) 在人体的固定穴位给予针刺加温灸刺激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称为蒙医温针疗法。蒙医温针疗法所用的针具大多为金、银所制, 针体粗大, 所以导热性更好。然而, 因为早期针具规格不统一、针刺及温灸刺激量不易掌握等不足, 应用蒙医传统温针疗法, 除了难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还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如疼痛加剧、针眼易感染、留下永久瘢痕等, 使进一步推广非常困难。
日本医者间中喜雄在《针术的近代研究》[6]中引用使用温针经验丰富的西泽道氏的记载 (《针灸之治疗第二卷第三号》) , 认为燔针即温针, 为补法, 用于阴虚证。书中详细介绍了针的选择、针刺方法和深度、艾绒的贴着法、壮数和出针方法, 同时对艾绒的重量、大小和燃烧时间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2 温针疗法的作用
王节斋认为古人“针则不灸, 灸则不针”, 温针是“后人俗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通气而已, 于血宜衍, 于疾无与也”。《针灸聚英》录王节斋的说法, 认为温针通气而已, 推崇古针法, 但认为“今无传”, 怕误用而出危拙, 所以推荐灸法。《中国针灸科学》[7]亦对温针持有反对态度:“近有许多针灸医者, 为人治病, 辄以针插入穴内, 即以艾绒装在针尾燃之。在医者, 以为行此暖针, 能事已尽, 在病者徒当痛苦, 而未收功效。”
但是, 也有很多医家推崇温针的治疗作用。焦勉斋先生认为:“温针法用之得当, 则收效如桴鼓。”[8]认为温针“能活泼运动神经, 其刺激力由神经反射于患处直接调节患部之血液循环与分泌, 恢复肌肉关节之伸缩力, 并能亢进细胞之活动力, 促进新陈代谢之旺盛, 诱导生理起紧张作用, 或反射作用, 而兴奋知觉神经之感动力, 尤为显明”。陆瘦燕在临床中颇为重视温针, 认为温针不同于艾灸, 其温通之力可补针力之不足, 宜于六淫之邪 (风、寒、暑、湿、燥、火) 所侵袭而致的疾病, 如冷麻不仁, 走注酸痛, 关节不利, 经络壅滞, 肿胀腹满, 以及瘫、痪、痿、痹四大奇疾, 久病经络空虚, 荣卫之气不调等病, 效果尤著, 特别对一切慢性疾病之属阴寒者, 更为相宜[5]。
嘉兴施氏针灸始于清代施公高祖。施氏认为温针结合了针刺和灸法的共同疗效, 于留针之际, 以艾绒裹于针柄而燃烧之, 使令温热, 旨在导气。施氏温针根据《黄帝内经》“大寒在外, 留而补之”“气涩则针大而入深, 深则欲留”“刺实须其虚者, 留针, 阴气隆至, 乃去针也”“刺热厥者, 留针反为寒, 刺寒厥者, 留针反为热”, 对一切经络壅滞、气血痹闭等证, 针入皆留之[9]。
杭州高氏温针为中医世家, 其祖上自清代开始即在余姚一带从事中医内科, 传至高镇五已有5代[9]。高氏温针起于高氏世医第3代高子和、高子京, 高子京于上海有诊所, 此为高氏温针第1代。第3代高镇五自幼随父习医, 先后拜陆瘦燕、马雨荪、金文华、陈备永为师, 请求教益, 又参加承淡安中国针灸学研究社, 毕业于天津国医函授学院, 在浙江中医学院 (现浙江中医药大学) 任教终生[10,11]。高镇五一直强调“一针、二灸”的理念, 临床上常用艾灸治疗或保健, 且擅用温针, 对影响温针疗效的各种因素都进行了研究[11,12]。他认为毫针有质料、粗细、长短的区别, 艾柱有大小、松紧的不同, 针刺之深浅、艾柱之装法等都会直接影响温针的作用。
通过考证文献及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温针的主要作用是温通经络, 行气活血。临床镇痛观察发现, 温针灸能使热力沿针身源源传入体内[13], 而这种针刺结合温热效应能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兴奋性, 具有镇痛之功[14]。随着针刺镇痛研究发现, 普通针刺及电针可通过疏经通络、活血化瘀, 调节机体整体状况, 改善局部的血流, 促使机体释放内源性保护物质 (5-羟色胺、阿片肽) , 继而达到镇痛效应[15]。而脑内抗阿片物质——胆囊收缩素的功能会影响其镇痛效果[16], 因此温针灸产生的镇痛效果也因人而异。而温灸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抗氧化物质可通过灸热带入体内, 发挥其调节作用, 灸热有温通的作用, 即可温通经络和活血化瘀。温针的效应是针刺和灸法两者共同发挥的协同作用, 因此镇痛效果优于其他单一形式的治疗。
3 温针疗法的几点思考
《素问·异法方宜论》讲到灸法的由来时指出:“北方者, 天地所闭藏之域也, 其地高陵居, 风寒冰冽, 其民乐野处而乳食, 藏寒生满病, 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 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发现同寒冷环境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原始社会人们在烤火取暖中, 发现热熨或者烧灼腹部可以缓解腹痛、胀满等症状, 在此基础上, 逐渐发展为熨法和灸法, 后用来治疗更多的病痛, 是合乎规律的。据唐·王冰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作的注解, 直到8世纪时, 依然是“北人正行其法”。
温针的出现, 应该是针刺疗法和灸法的发展。王节斋言“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 以艾灸之”是温针疗法的过渡。到了清代, 《医学入门》中已经有了成熟的温针, 曰“烧针尾”。原来的针具是铁质或金银质, 传热性好, 故为传导热。后世使用不锈钢针, 传热性较差, 因此主要为辐射热。
综上所述, 以前的温针和现在临床上的银质针相近, 而现在的不锈钢针, 因为材料原因, 导热性不强, 主要是辐射热。因此, 温热在不锈钢针中主要起到导气的作用, 在银质针中可起到除痹的作用。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朱斌 齐瑞 王艳雯 李燕琴 叶明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