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流程式”针灸服务模式高效快捷
四川省第二中医院皮肤科主任 黄蜀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该院皮肤科打破以中西药物为主的常规,发挥针灸优势,摸索出“流程式”针灸服务模式防治皮肤病,深受患者的欢迎,在行业内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我科从挖掘皮肤科适宜诊疗技术开始,研发出一批以针灸为主治疗方案,如“火针治疗结节囊肿性痤疮技术”等。这些具有针灸特色治疗技术不仅见效快,且不易复发,没有药物副作用;二是拓宽了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扩大了针灸治疗的传统优势领域;三是使患者负担下降,药占比仅为28.31%,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科室将适宜技术与“流程化”的临床诊疗服务模式结合,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将临床诊疗环节按流程划分为门诊接诊、门诊治疗、住院医疗管理、住院治疗4个单元,分别安排医护人员各司其职。实践证明,这种“流程式”使各个环节丝丝入扣,各类人员密切协作,减少患者等待时间,保证了适宜针灸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
实践充分证明,“流程式”服务与适宜技术结合模式要保持良好地运转,完善人才结构、打造一支既分工又协作的优秀团队是关键。
王麟鹏:以专科建设带动针灸在各科应用
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 王麟鹏
北京中医医院形成了以针灸中心为核心,全院各科均建立针灸队伍,开展针灸治疗的全院针灸服务模式。全院30个病区均使用针灸。这种服务模式的形成,与医院长期将针灸中心作为重点专科,持续支持以及国医大师在学术上的带动是分不开的。而更重要的是,与医院领导强调突出特色优势,让中医医院姓“中”的理念以及立足临床疗效的专科建设分不开。
我院针灸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学科与国家重点专科,目前针灸中心有病床120张,门诊诊室20余间,贺普仁国医大师是针灸中心的创始人之一,而“贺氏三通法”、王乐亭的多种疗法是我院针灸中心长期应用并深入研究的主要诊疗技术。针灸中心不仅是诊疗中心、研究中心,同时也是全院针灸人才的培养中心,适宜技术的推广中心与针灸会诊、咨询中心。医院以针灸为特色的外治法,就成为被大家积极推广应用的重点。如重点学科肿瘤中心创立了降逆止呕贴、加味升血贴、行气通腑贴、益气扶正贴、通络止痛贴等多个外用制剂,形成了中药穴位贴敷专利4项,形成了医院肿瘤的治疗特色。呼吸科的火针平喘、心病科的针刺降心率、皮科的针刺带状疱疹、急症脓毒症的针灸心肌保护、儿科的针刺治疗小儿遗尿以及多科室应用的针灸止呕等一批外治疗法也广泛应用。在临床应用的同时,医院还在重点专科建设中,支持开展的以针灸为手段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侯雅慧:发挥针灸特色 促进医院转型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 侯雅慧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是由铁路职工医院转型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我们确定了“中医+西医+心理”治疗模式,在这一模式的构建中,针灸服务模式的变革是关键。
为了使针灸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我们开展了中医针灸适宜技术培训:1.在全院医师大会上给医生讲解各科针灸及适宜技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2.在护理大会上讲解中医适宜技术的内容及操作;3.各科选派护士到针灸科培训,现场指导学习;4.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大赛;5.各科开设中医综合治疗室,为住院患者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如艾灸、拔罐、足浴、贴敷、理疗等。医院为了鼓励各中医综合治疗室,院中医管理科每天、每月统计各科室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种类及获得的经济效益,每月奖金与此挂钩,每年度表彰发展中医贡献奖。
由于采取“中医+西医+心理”的综合治疗模式,使病人在全程就医过程中享受到全面、便捷、舒适的感觉,既提高了治疗效率,又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少了住院费用。
丁义江:针灸推进盆底中心的新发展
全国中医肛肠医疗中心主任,丁氏肛肠第九代传人 丁义江
南京市中医院盆底中心隶属于全国中医肛肠医疗中心,主要开展慢性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大便失禁、神经源性排便障碍、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前突等盆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盆底中心在建设早期,我们通过院内会诊请针灸科医师共同参与,但各方面的管理比较困难。2008年,针灸临床工作主要以针灸专业人员介入,研究生参与研究及随访,人员属于盆底中心管理。2012年开始,原先经过盆底中心培养的针灸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在针灸科工作2年后又继续经肛肠专业基础培训后,于盆底中心专职从事盆底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日常工作包括针灸治疗方案的制定、实施、随访,指导针灸技师的操作,以及进修医师、研究生的技术培训。在这种新模式的盆底中心,多种针灸手段结合使用,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选择性应用,使治疗方式多样化、治疗方案个体化。
针灸在本中心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疗效也较好。盆底中心针灸治疗盆底疾病的优势病种、电针参数、方案优化、技术规范等研究均已深入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