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网状淋巴管炎是一种以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经由手术伤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门、阴茎和趾间的裂隙、皲裂或溃疡部侵入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引发急性接触性传染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全年均可发病,以春、秋季多发。临床主要依据发病急剧,境界清楚的局限性红肿热痛,伴有头痛、高热等全身症状,发病前常有活动期足癣,鼻、口腔内感染病灶及皮肤外伤史,皮损出现前常有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诊断。西医治疗该病急性发作的方法是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控制病情迅速,但对其复发缺乏有效防治方法。 急性网状淋巴管炎因其病损部位色赤如丹,故中医称之为丹毒,《素问·至真要大论》称为“丹熛”;孙思邈《千金方》中称“天火”。其发病部位不同又有不同的称谓,生于头部者称“抱头火丹”;生于腿胫及足部者称“流火”或“火丹脚”;游走全身及新生儿臀部者称“赤游丹”。中医学认为内因正虚湿热瘀滞经络,外为毒邪侵袭血分郁热,热毒与湿邪相搏于肌肉腠理,致使气血经络瘀滞不得外泄而发病。故《圣济总录》说:“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治宜清热解毒,凉血祛瘀,只针而不灸。 取患部阿是穴、大椎、十宣、气端。令患者将所选穴位处充分暴露并采取全身放松,均匀腹式呼吸,消除过于紧张心态的卧位,术者左手拇、食指自然放于局部并向两旁撑开使所取穴处皮肤绷展,常规消毒后右手持小号三棱针,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露出1~2厘米长的针尖对准穴位局部迅速点刺3~6下。如局部有暴怒、深色浅表静脉,可以直接点刺令其自然出血至血色变为淡红,紧接着用95%的酒精搽拭点刺处,便于血液的顺利外泄。然后,术者左手将打火机的火焰开至最大,于右手所持的玻璃罐中瞬间闪过后迅速拔罐其上,留罐10分钟起罐,并用卫生纸将血迹搽拭干净,再用络合碘常规消毒。在手腕部(脚踝部)系止血带,术者右手持小号三棱针,也可用一次性采血针、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对准消毒后的十宣穴(气端穴)处快速点刺,接着术者用双手拇、食指分别由手掌部(脚掌部)向手指(脚趾)末端挤压每处20余滴血,为便于血能够顺利外泄在挤压时可以用95%的酒精反复搽拭针刺处。术毕将止血带解除、血迹搽拭干净后再用络和碘常规消毒。针刺处当天24小时内应保持干燥、清洁。隔日施术1次。 方中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于患部阿是穴点刺拔火罐出血可清泻诸阳及血分之郁热,凉血解毒,寓“宛陈则除之”之意。中医学认为手(足)尖端部是十二经脉的交接处,三棱针点刺位于手(足)阴阳经脉交接处的十宣(气端)可以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功能,降低局部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从而恢复肢体局部神经血管的正常功能,达到祛瘀生新、祛瘀养血的作用。该法治丹毒符合《灵枢经》“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出恶血也”的古训,具有简单、易学易用、疗效肯定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