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经过专家组严格审核,公布了第一批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成员单位,济南国医堂医院被确定为第一批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拨针组成员单位,是山东省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单位。 作为协作组成员单位,济南国医堂医院将与其他协作组成员单位一起,共同参与拨针技术的改造、提升和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该院将利用这个发展契机,与全国行业精英单位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利用学术交流、进修学习等多种形式培养专科专业人才,进一步提升中医拨针技术水平,努力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中医特色浓厚、技术水平高、临床疗效好、创新能力强的拨针精英团队。 救死扶伤数十载责任催生新技术 上世界50~70年代,一位普通的医生每天要为几十个病人“针灸”或“按摩”,工作很累,但疗效却让他并不满意,病轻一点儿的病人疗效还行,稍重点儿的病人疗效甚微且易反复。这让这位医生非常苦恼,怎样才能提高疗效,让病人受最少的罪收到最大的效果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医生去同事家做客,遇到一位刚看完病的病人下楼,病人不小心一脚踩空,在惯性的作用下一只膝盖跪在了地上,当即痛得爬不起来。这位医生和同事对其进行了查看,伤情比较重,一点儿也不能动,推拿、拽拉病人都喊痛。然而,无奈手头没有任何针具,这位医生无法对病人施针,但作为一个医生又不能坐视不理。在责任感的促使下,这位医生急中生智,让同事拿来注射针头试一试。对病人膝关节局部周围组织进行了“点刺松解”之后,病人的痛感竟然很快减轻了不少,没一会儿病人就能自己站起来行走了。 在这件事情的启发下,这位医生回去后就经常思考,小针能不能再大、再粗一些,对其他部位进行松解呢?结合自己平时的治疗和医学经验,这位医生自己设计了第一根“针”,并请人打制了出来。就是用这根自制的针,这位医生医治了很多重症病人,而且疗效都很好。 后来,这位医生走访了北京、南京、大连、广州、上海、西安等多家大医院进行考察学习,发现没有任何一位医生跟他使用一样的针,也没有医生见过他这样的针。于是,这位医生就想,这根针以后一定会对医疗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了能够让他的针得到推广和使用,这位医生开始潜心研究他的针的疗法和理论,终于在经过了20年的应用和改进之后,2001年,这根针成功申请专利,命名为“医用超然拨针”,而这位医生就是“医用超然拨针”的创始人——— 陈超然。 超然拨针疗法是江苏陈超然教授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探索,总结出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技术。由于其独特的特点,短短几年时间的问世,吸引了众多从事软组织损伤治疗的医者,并得到了众多医者、患者的认可。“拨针技术的疗效的确比普通保守疗法大出很多倍,也填补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空白。”济南国医堂医院骨科主任王家田告诉记者。 超然拨针同针刀、银质针并称三针,已经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纳入传统医学疗法联合会,已在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同时,也已在北京建立“超然拨针研究院”,成立了中国拨针学会,在全国办理拨针教学班100余期。 三大体系做支撑疗效确切有依据 拨针治疗是建立在“拨针理论”的基础上的学科。从基础理论、定位诊断、临床治疗建立了完整的体系,主要包括“骨膜效应”“筋膜效应”“脂肪垫效应”三大理论体系,在拨针的治疗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骨膜效应 骨膜在解剖学中没有太多论说,是属于最深层、最致密的结缔组织之一,它覆盖于骨组织的表面,具有营养、保护、传递、运输、支持等功能,是各肌肉、腱、韧带等组织的起、止点,它们的支持点也都附着于骨缘、骨面、骨突等解剖结构上,即骨膜上。由于各肌肉、肌腱、韧带等运动系统组织均附着于骨膜上,因此所有软组织急慢性劳损均能在骨膜上产生病变点,出现疼痛、酸胀、麻木、肢冷等临床症状。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骨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等病。 肌源性、腱性筋膜劳损学说 肌源性、腱性筋膜劳损是运动系统主要劳损之一,其次是皮下脂肪垫压迫组织为患,二者往往是相互为患,有时单独为患。各型均以解剖为基础,病理机制为指导,证实其合理性、实用性、开拓性。 筋膜组织是机体重要的防御系统组织,分布甚广,是具有弹性、柔性、韧性的结缔组织,分为浅、深两层。 浅层筋膜与皮肤相似,覆盖于全身皮肤层下,有第二防御系统之称。肢体伸面的筋膜较厚、较强实,曲面的筋膜较薄弱。外表层与皮肤层相紧贴,内层覆盖与肌肉、肌腱和其他组织的表面相紧贴。浅层筋膜又是皮下脂肪组织的支架。因此,此层筋膜内富有脂肪组织,有些部位可形成较厚的“皮下脂肪垫”。 深层筋膜也称固有筋膜,此层由浅层筋膜向深层发展、延伸,逐渐变厚、变坚韧,附着于骨性解剖结构等处。有些部位形成为韧带、筋膜板、肌间隔;全部由筋膜包绕着一块肌肉或一群肌肉的叫肌纤维鞘,如多见于浅层肌肉周围;部分由深面筋膜、部分由骨膜组成的,叫骨纤维鞘,多见于深层肌肉组织周围。 筋膜组织在各关节处、肌肉组织活动频繁处、肌肉交会处,形成团块状或片状,大小不一,其中富有脂肪组织,为筋膜组织缓冲区,下肢主要有 窝、膝关节脂肪壁、骼骨外侧唇等处,上肢主要有腋窝、肘中等处。这种缓冲区有调节周围筋膜紧张度的功能。 皮下脂肪垫效应 皮下脂肪垫位于真皮下、肌肉组织之上,其表层与真皮相紧贴,深层与肌束膜相紧贴,部分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续。脂肪垫以皮下疏松筋膜结缔组织为支架,网络脂肪细胞逐渐填充其间,形成大小不一的团块。机体内组织与组织间均有脂肪垫存在。 脂肪垫的形态大小、厚薄差异很大,视解剖部位、生理需要、病因刺激部位而定。大者以上背部为最大,厚者以腹部为最厚。经常受压迫的脂肪垫最坚实,如坐骨结节、肩胛冈上等处脂肪垫最坚实;前臂、小腿等处、肢体屈收面的脂肪垫较薄弱。肢体伸展面的脂肪垫较厚实,易受外因寒、湿刺激的部位,易形成脂肪增厚。 脂肪垫也具有双重性,既是由机体生理需要而增厚、形成,又在机体内、外因作用下,是软组织劳损致病因素基础之一。少数脂肪垫单独致病,多数与筋膜相互为患,而致软组织劳损病痛。 脂肪垫在机体需要部位,可代偿性增大、增厚。其代偿期较长,只有在失代偿时、在外因寒湿刺激时、机体对局部造成动静力性牵拉时、用一种姿势工作产生静力性牵拉时(慢性劳损)或在疏松筋膜失去宽松度时,可产生压迫、紧滞现象,并影响其他组织而产生反射症状如麻木、酸痛、肢冷等症状。 王家田主任介绍,超然拨针疗法这些年来之所以受到医学界的认可和追捧,与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是分不开的。 切口小 拨针疗法的切口很小,只有针眼大小,无需缝合,既不会留疤影响美观,又有利于伤口的复原,不会引发伤口感染。 进针点少 与小针刀相比,拨针疗法的进针点少,进一个点就可以治疗一片,对人体组织损伤很小。 治疗时间、疗程短 拨针疗法每次治疗时间仅需10几分钟。另外,拨针疗法的疗效比一般的保守疗法要大10~20倍,一般病情仅需2~3个疗程即可痊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拨针疗法治疗的病人无需卧床休息,可直接行走。 针长 针长30cm,可任意透拨到各组织层次而不损伤组织,也可达到无菌操作。 杠杆作用 针粗Ф1.0-1.4mm,粗就有杠杆作用,最大力度可达10KG以上,可达到病变筋膜点、层松解到位,这是任何针具所不具备的优势。 无刃 圆针头可不伤任何组织,达到无痛、不出血、不伤神经、不伤肌、腱等组织。 限制少 拨针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一般15平方米的手术治疗室就能操作;另外,拨针技术对于医生的限制也较少,只要有一定的解剖知识和临床知识的基层乡村医生、医务工作者及推拿师均可学习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