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穴位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在胸腹、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等。 (1)五腧穴
原穴的名称,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出了五脏原穴:肺原出于太渊,心原出于大陵,肝原出于太冲,脾原出于太白,肾原出于太溪。《灵枢·本输》补充了六腑原穴:大肠原过于合谷,胃原过于冲阳,小肠原过于腕谷,膀胱原过于京骨,三焦原过于阳池,胆原过于丘墟;并指出了各原穴的位置,但其中尚缺心经原穴神门,后由《甲乙经》补齐。阴经五脏之原穴,即是五腧穴中的输穴,即所说的“阴经之输并于原”,“以输为原”,这与阳经六腑输穴之外另有原穴有所区别。《难经·六十二难》指出:“三焦行诸阳,故置一输名曰原”,意思是说三焦原气行于外,阳经脉气盛长,故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气导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行于脏腑,是十二经的根本。原穴是脏腑原气所留止之处,因此脏腑发生病变时,就会相应地反映到原穴上来,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在治疗方面,《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说明原穴有调整脏腑经络虚实各证的功能。 (3)络穴 络穴各主治其络脉的病症,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来治疗,余皆仿此。络穴又能沟通表里二经,故有“一络通二经”之说,因此,络穴不仅能够治疗本经病,也能治其表里之经的病症,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痛等疾患。络穴在临床中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表里经的原穴配合使用,即谓之“原络配穴”。 另外,《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故又有“十六络”之说。 (4)郄穴
郄穴是各经经气所深聚的地方,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而为十六郄穴。(表1—15) 郄穴的名称和位置,首载于《甲乙》。 临床上郄穴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穴多治血证,如孔最治咳血,中都治崩漏等。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外丘,胃脘疼痛取梁丘等。此外,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又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可作协助诊断之用。 (5)背俞穴
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称为背俞穴。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十二穴。(表1—16) 背俞穴首见于《灵枢·背腧》篇,其中载有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素问·气府论》提出“六府之俞各穴”,但未列出穴名。《脉经》才明确了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十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此后《甲乙经》又补充了三焦俞,《千金要方》又补充了厥阴俞而完备。《素问·长刺节论》说:“迫藏刺背,背俞也”,《难经·六十七难》说:“阴病行阳,……俞在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病治阳”等,均说明背俞穴可以治疗五藏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