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穴位疗法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血头行走穴道歌 道教武家重视穴法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8-07-07
我国道教与武家相结合,宗教文明与功夫文明彼此浸透融合,不只促进了功夫的开展,并且对与功夫有紧密联系的伤口医学亦发生严重影响,伤科成为道教医家的特征之一。在本书一章中对道医之这一特征的构成已作了论述。道医在医治跌打损害方面确实有其共同之处,从民间撒播的许多这类故事能够得到印证。徐珂《清稗类钞》中记有宋道人工按摩善治骨伤之业绩。云宋道人长治人,少孤,曾为人牧羊霍山。赤贫无所依,入山随一老僧居五载。僧令其视壁上,"有所画古老公五,一正面,一旁边面,一反面,二人偶坐其旁。曰:但日日目此,骨节寸寸,皆须留意。宋茫然不解所谓,日坐卧其下罢了。及夜,梦二人自壁下,指示铜人穴道脉络甚悉,宋遽然有省。”宋道人这样学会了人体穴道之法。后宋道人"道逢妇人井汲而络其背者,问之,则跌伤折骨。宋审其穴,试按摩之,应手而愈。延过其家,饮食之,因留居焉。自是为人按摩,虽骨已破碎者,无弗愈。后居福山王家,年已七十三矣。”这类故事多难免带奇特征彩,什么梦中学艺之类,但也弯曲反映出宋道人之工按摩,善治骨伤,是来自对铜人穴道脉络之熟悉与把握,表明道医在伤科方面的拿手是与对穴法的研究与运用分不开的。
 
道教武家注重穴法,传说为道士张三丰所创内家拳法的重要特征之一即有穴法。明清之际学者黄宗羲之子黄百家,年少时曾随内家拳家王征南习练武艺。其所著《王征南先生传》胪陈王征南所授内家拳法,其中有"穴法若干:死穴、哑穴、晕穴、咳穴、膀觥、虾蟆、猿跳、曲池、锁喉、解颐、合谷、内关、三里等穴。〃黄宗羲著(王征南墓志铭)文中亦叙其拳术之穴法:"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晕穴、哑穴,全部如铜人图法。有恶少侮之者为征南所击,其人数日不溺。踵门谢过,始得如故。牧童窃学其法,以击伴侣立死。征南视之曰:此晕穴也,不久当甦,已而公然。〃上述拳术之穴法,是用于技击。而在伤科医疗中注重穴法,与技击在根本上是共同的。早在晋代闻名道教医家葛洪之(肘后救卒方)中即记载了某些部位受伤会丧命:“凡金疡,伤天囟、眉角、脑户、臂里跳脉、髀内阴股、两乳上下、心鸠 尾、小肠及五脏六腑输(俞穴),此皆是死处,不行疗也。
 
后世伤科与武家之丧命穴法,即由此开展而来。至明代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有异远真人著(跌损妙招》,则把气血流注之理论与功夫之技击相结合,并运用于医治,这是道家对伤科开展的重要贡献。
 
异远真人生卒及生平不行考,从其著述看可能是医武结合的道医,其著于明嘉靖二年(1523)之《跌损妙招》为武家伤科之早期重要著作。该书有《治法泛论》、《用药歌》、《血头行走穴道歌》等,创立了"血头行走穴道〃和"丧命大穴〃的理论。其《血头行走穴道歌》为气血子午流注和经络学说在伤科方面的详细运用。歌曰:
 
“周身之血有一头,日夜行走不逗留。
遇时遇穴若损害,一七不治命要休。
子时走往心窝穴,丑时须向井泉求。
井口是寅山根卯,辰到天心巳凤头。
午时却与华夏会,左右蟾官分在未。
凤尾属申屈井酉,丹肾俱为戌时位。
六宫直等亥时来,不教乱缚斯为贵。”
 
调查此歌为叙说气血十二时辰流注经络穴道之道路。人体气血周流,本无首尾,此歌谓“血头行走”,意指气血流注某时至某经穴之始。综观此歌叙血头行走之时辰、 道路,为缘任脉而上,会督脉而下,复交任脉之循行,与道家内丹之小周天极为共同。因此此血头行走之发现,应与道家内丹修炼之体会分不开,如李时珍言:"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返观内视为道家修炼之功法,而任督二脉则为道家内丹元气运转之首要途径。《奇经八脉考》云曰:"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修丹之士,不明此窍,则真息不生,神化无基也。俞琰注《参同契》云:人身血气,来往循环,昼夜不断。医书有任督二脉,人能通此二脉,则百脉皆通。"(《内外功图说辑要》下集)可知此"血头行走"之理论实为道家内丹功法于功夫技击及伤科医疗之运用。
 
《血头行走穴道歌)所述血气运转经穴交会,与十二经脉之运转是符合共同的。子时血头注“心窝〃,而气血流注足少阳经,贯膈。丑时血头注于“泉井〃,位膻中,气血流注足厥阴经络于膻中。寅时血头注于“井口〃穴,气血流注手太阴经,属肺,井口为鼻门。卯时血头于“山根〃,坐落颃颡,气血流注手阳明经根结于颃颡。辰时血头至前发际处“天心〃穴,气血流注阳明经,行于额前发际。巳时血头于脑后枕“凤头〃,气血流注足太阴经,血头与督脉交会。午时血头至命门处之“华夏〃穴,气血流注少阴心经,命门属肾,此为心肾相交处。未时血头旁注肾俞处之“蟾宫〃,气血流注手太阳经,于足太阳经交会。申时血头下至“凤尾〃,气血流注足太阳经,足太阳与督脉交会于长强(凤尾)。酉时血头上行于“屈井〃,气血流注为足少阴经,足少阴经则归属带脉并与任脉交会。戌时血头上行至“丹肾〃穴,气血流注足少阴与任脉交会于关元(近丹肾)。亥时血头复下行至“六宫〃穴,气血流注手少阳与任脉相会。尔后血头再于子时缘任脉上行流注“心窝〃。如此十二时辰循环无端,而与十二经络之气血日夜循行相扣合,并以任督二脉为主线。血头歌指出血头行至之穴如遇损害,则将不治。即损害致气血阻滞而凝结不通,自然危及生命。除血头流注之十二穴外,异远真人在(跌损妙招)中还记有全身57个穴道,并依据穴道用药处方。然《血头行走穴道歌》之用,于功夫技击,则据时辰断定冲击部位,即以点穴旗开得胜;用于伤口医治,则为点穴治伤之用穴,即对点穴致伤之挽救。其法为受伤之后,气血凝滞,呈现疼痛、乏力、发呆乃至昏倒,点穴即于所伤之穴于以点按振运,使之开启流转。亦多点伤穴时辰前后之穴。如子时心窝受伤,可点其后之泉井或其前之六宫,以开通固滞之穴道。
 
明时之异远真人,被后世武家尊为穴法之祖。明末清初之伤科专著《陈氏秘传》载录少林寺武僧治伤之秘方,其内容则与异远真人之法一脉相承。清咸丰年间刊行之赵廷海编《救伤秘旨》聚集民间跌打损害秘方及《十二时气血流注歌>〉、36大穴方药等,亦系继承异远真人之(跌损妙招)而来。从异远真人及其治伤与穴法之运用,可证道医在伤科医治上确实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Tag标签:

栏目列表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