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颈病变在颈部,累及少阳、阳明二经。病因病机为产伤及宫内发育不良而致经脉阻滞,气血郁滞,瘀血不去,则新血不能濡养筋脉肌肉,致胸锁乳突肌缺血、缺氧肌肉挛缩,引发本病。
河北省首届针灸大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李延芳根据本病病因及病变部位,在临证中采用循经取穴与病位取穴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以理气活血、疏通经络为准则,取翳风、完骨、扶突、外关、曲池、合谷等穴,以疏通少阳、阳明之经气,使气血流畅、瘀去新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挛缩舒展,硬块及条索变软消失。
此外,李延芳强调,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待充,筋脉待长,因此对小儿斜颈的治疗要采用轻柔浅刺法,以免伤其正气。
案一
韩某,男,2个月,1988年7月初诊。主诉:头颈向右侧歪斜。患儿系早产儿,出生后不久,家长就发现其头向右侧歪斜,未予重视,1个月后歪斜更加明显,经外科及骨科检查诊断为右侧肌性斜颈,建议长大后择期手术治疗。家长遂求助于针灸治疗。查:头颅转侧困难,头歪向右侧。沿右侧胸锁乳突肌方向,可明显触及条索状硬块。二便正常,食眠均可。
诊断:斜颈(经脉瘀阻)。
治则:疏通气血,化瘀通络。
处方:翳风、完骨、天窗、水突、阿是穴、曲池、外关、合谷。用快速轻柔点刺法施针,不留针。10天为1个疗程。
二诊:针刺治疗3次后,歪斜明显减轻,条索状物变柔软,继续以上法治疗。
三诊:针刺治疗15次后,颈部条索状硬块消失,活动自如,而告治愈。
随访1年,未见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