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失眠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腹针结合照海穴放血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9-01-26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 是由心神不安或心神失养所引起的, 以不能得到正常睡眠或睡眠剥夺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常表现为有效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经常失眠容易引起精神萎靡, 浑身不适, 反应迟缓, 头部自觉疼痛不适, 记忆力降低等症状, 病情严重可致魂不守舍、健忘等症,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世界失眠发病率平均高达15%~30%, 而我国失眠的发病率则更加严重[1,2]。目前, 中药及西药治疗失眠有一定疗效, 但是长久服药容易产生药物依赖, 针灸作为公认的医学替代疗法, 有着天然的优势[3,4]。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基础上借鉴中医各家的临床成果, 采用腹针联合照海穴放血治疗原发性失眠48例,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商丘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与住院的48例原发性失眠患者, 男16例, 女32例;年龄22~75岁;失眠病程最短30d, 最长8年。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 (1CD-10) 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5] (CCMD-3) 中关于失眠的诊断标准拟定。 (1) 以睡眠障碍为主症, 伴随症状可见入睡较难、睡后易醒等。 (2) 每周发生3次以上失眠并持续1月以上; (3) 精神紧张, 过分关注自己不能入睡及失眠后果; (4) 失眠明显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及社会活动。
 
1.3 纳入标准
年龄20~75岁者;符合上述失眠诊断标准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恶病质或体质极度虚弱者;合并有精神分裂、抑郁、焦虑等严重精神病者;长期服用抗抑郁或镇静药者;不能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腹针取穴
主穴:引气归元 (即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穴) ;腹四关 (双侧关门、双侧外陵) 。配穴:太乙 (双穴) 、盲俞 (双穴) 、四满 (双穴)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用医用吉尔碘常规对施穴皮肤消毒后, 选用0.25mm×40mm铭医牌无菌针灸针, 快速进针, 然后轻轻捻动得气, 留针40min。每日治疗1次, 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 休息2d后继续下1个疗程 (最好下午治疗) 。20d为1个观察周期。
 
2.2 照海穴放血
用医用吉尔碘常规消毒照海穴皮肤, 左手捏起照海穴处皮肤, 右手持三棱针散刺出血, 然后吸拔火罐, 留罐10min, 起罐后清除血液, 常规消毒皮肤。如果照海穴附近有明显小静脉瘀滞, 常规消毒后,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待出血自然止血后, 消毒干净即可。每5d治疗1次, 共4次。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评定, 该量表由5个他评项目与19个自评项目构成。其中每个项目中包含7个主要因子, 每个因子按0~3分进行等级计分, 累计评分超过7分再排除其他失眠类疾病即可诊断为原发性失眠。得分与睡眠质量成反比, 即得分高者睡眠质量差, 得分低者睡眠质量较好。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制定。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超过6h, 醒后自觉神志清晰, 精神饱满, 评分减少率76%~100%;显效:睡眠明显好转, 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 但不足6h, 睡眠深度有增加, 评分减少率51%~75%;有效:症状较前减轻, 睡眠时间增加不足3h, 评分减少率25%~50%;无效:治疗后失眠症状无明显改变, 甚至加重者, 评分减少率<25%。评分减少率= (治疗前PSQI评分-治疗后PSQI评分) /治疗前PSQI评分×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第1疗程结束后, 痊愈10例, 显效12例, 有效19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85.42%;第2疗程结束后, 痊愈18例, 显效15例, 有效13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8%。治疗前PSQI评分为 (13.51±2.64) 分, 治疗后为 (6.08±2.21) 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腹针结合照海穴放血治疗对睡眠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4 讨论
失眠作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增加, 造成人们作息紊乱, 失眠症状更加严重,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其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肢体倦怠、记忆力减退、不思饮食、急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能力严重下降等症状。
 
腹部循行的经脉较多, 如足三阴经、任冲二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等。肚脐是人类在胎儿时期与母体连接的主要通道, 也是腹部经络系统的物质基础。根据全息理论, 腹部经络系统可调理全身疾病且疗效迅速, 较其他全息部位在调理脏腑疾病方面具有信息传递快、反馈快的优势, 临床疗效明显。上述针刺处方中, 中脘、下脘具有调中焦、理升降的功效, 能够通过调理脾胃, 使脾升胃降, 升清降浊, 中焦机能恢复则脾胃和, 神志安。气海、关元可调一身之气, 补肾固本, 肾气固则心肾相交、水火相济、阴平阳秘、精神乃安;关门、外陵实为经络要道之关口, 关门经络通达, 上焦气血自然通畅, 外陵经脉畅通, 下焦气血自然运行正常;以肚脐为中心, 中脘在上, 关元在下, 组成天地人三才配穴法, 再配以腹四关, 形成独特的八卦配穴体系。失眠的病因有虚实之别, 气血亏虚、阴虚火旺多为虚证之主因, 病位多在心、肝、肾;实证多由食滞、痰浊所致, 病位多在肺、脾、胃。运用腹针疗法可以调脾胃, 理中焦, 平衡心、肝、脾、肺、肾的功能, 宏观调控, 辨证论治, 使气血旺, 阴阳和, 神自安。照海穴为阴跷脉连接诸阴经之主穴, 清·王清任云:“久病必有瘀, 怪病必有瘀。”失眠患者照海穴处常见有瘀阻之象, 通过照海穴放血可快速打通阴跷与阴经相连的经络和气血通道, 使气血和, 经脉通, 五脏安, 睡眠质量得以改善。本研究采用腹针配合照海穴放血疗法, 方法简便, 操作性强, 具有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祛邪安神的作用, 临床疗效可靠, 适宜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晓喜.治疗失眠的药物及其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 2011, 23 (3) :88-90.
[2] SOLDATOS C R, ALLAERT F A, OHTA T, et al.How do individuals sleep around the world?Results from a single-day survey in ten countries[J].Sleep Med, 2005, 6 (1) :5-13.
[3] 杨晓雯, 曾志华.基于针刺非药物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1) :77.
[4] 张颖, 吴旭东, 失眠症因素分析与对策[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 25 (5) ;12-14.
[5]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1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86-188.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徐守臣
Tag标签: 失眠(95)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