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脐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39例
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中医多称之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等。目前在医学界, 失眠尚属于较难治愈的一种疾病, 现代医学治疗失眠大多为对症治疗, 选用镇静类药物, 易成瘾且疗效不甚显著。笔者在跟师学习期间采用针刺配合脐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39例,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均来自2016年6月~2017年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督灸中心门诊, 其中男11例, 女28例;年龄35岁~64岁, 平均 (48±9) 岁;病程1个月~3 a, 平均 (18±10) 个月。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 (CCMD-3) 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1) 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 min; (2) 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 (3) 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 (4) 睡眠时间缩短:通常<6 h; (5) 日间残留效应:次日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3次, 并维持1个月以上。符合《中医内科学》[2]心肾不交型不寐的辨证标准:心烦不寐, 入睡困难, 心悸多梦, 伴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潮热盗汗, 五心烦热, 咽干少津, 男子遗精, 女子月经不调, 舌红少苔, 脉细数。
2 治疗方法
2.1 脐灸
取穴:神阙穴。药物组成:吴茱萸、附子、黄连、半夏、地黄、冰片等药物超微粉碎密封备用。面圈制作:面粉适量, 温开水和成面团, 制成直径约1.5 cm~2 cm的环形面圈, 底下放置一稍大于面圈的薄层棉垫 (脱脂棉) , 按压使其与面圈成一整体, 备用。操作:将脐灸药粉撒在面圈内的棉垫上, 向药粉上均匀洒水, 使其湿润, 其上放置一直径1 cm、高1 cm左右的艾炷, 点燃后将面圈平稳地放于脐上, 连续施灸3壮, 治疗时间约为1 h。施灸完毕, 除去面圈。1周治疗2次, 间隔2 d~3 d, 3次为1疗程, 共3个疗程。
2.2 针刺
取穴:百会、内关、神门、太溪。操作:在距脐灸治疗结束30 min时, 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 采用0.30 mm×40 mm的毫针常规针刺, 留针30 min后起针。1周治疗2次, 间隔2 d~3 d, 3次为1疗程, 共3个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判定。治愈:睡眠时长正常或睡眠时长大于6 h;显效:睡眠质量明显好转, 睡眠时长较前至少增加3 h;有效:睡眠质量轻度改善, 睡眠时长较前增加小于3 h;无效:睡眠质量和时长无改善, 甚至加重。
3.2 治疗结果
治愈18例, 显效11例, 有效9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7.44%。
4 体会
《灵枢·口问》篇云:“阳气尽, 阴气盛, 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 则寤矣”。《黄帝内经》认为, 阴阳的偏胜偏衰、阴阳失和是失眠的根本, 而心肾不交型失眠是其最主要、最常见的辨证分型之一。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夫心者火也, 肾者水也, 心肾相交, 水火相济”, 心在上, 属火, 为“阳中之太阳”, 肾在下, 属水, 为“阴中之太阴”, 若心阳不降、肾阴不升, 或心肾相交的通路受阻。水火不能相济, 故致失眠产生。脐, 名为神阙, 为任脉之要穴, 《针灸穴名解》曰:“本穴在脐, 脐为先天之结蒂, 又为后天之气舍, 此间元气尚存……因此而得名神阙”。《扁鹊心书》曰“保命之法, 灼艾第一”, 《本草纲目》载艾叶“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 起沉珂之人为康泰, 其功亦大也”, 脐灸粉中吴茱萸辛热之剂, 宜入五经;附子为阳中之阳, 其性浮而不沉, 其用走而不息, 且入心、肾经, 能加强两经的联系;半夏, 以其生当夏之半而得名, 五月半夏生, 根成于八月, 药用其根, 取其阳入于阴之性;黄连味苦泻心, 入通于肾, 气味俱降, 阴也;地黄天生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可助肾封藏之性;冰片辛凉开散, 多取其走窜联络之性。脐灸综合穴、药、灸三法之用, 使药气经神阙穴沟通心肾, 平衡心阳与肾阴, 通其道;针刺百会、神门宁心安神, 配以内关、太溪调节心肾。通过上述诸法共同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彦方.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68.
[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14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68-173.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刘佳 周晨 齐惜椿 郑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