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穴埋线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血管修复因子、可溶性凋亡因子的影响
阿尔兹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临床常以进行性学习记忆障碍、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症状[1]。其病理改变为神经原纤维缠结、神经元丢失、老年斑的形成[2]。研究表明AD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其发病率逐渐增高, 已经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何寻求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已经成为当今医疗领域研究的难点。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头穴埋线疗法治疗阿尔兹海默病前后血管修复因子及可溶性凋亡分子的变化, 探讨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住院及门诊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每组各40例。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性别、年龄、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1) 符合阿尔兹海默病诊断标准[4]; (2) 签署知情同意书; (3) 年龄≥50岁, ≤80岁, 男女均可; (4) MMSE评分在10~24分。
1.3 排除标准
(1) 不能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 年龄不符者; (3) 不符合AD的诊断标准者; (4) 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障碍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头穴埋线疗法结合安理申治疗。取PGLA线[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沪食药监械 (准) 2013第2650183号, 3号线]及埋线针具 (扬州智象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苏食药监械生产许2001-0482号, 7号针) 。操作:取百会、四神聪穴, 局部用安尔碘消毒以穴位为中心的直径4~5 cm范围的皮肤, 医生带无菌手套, 持无菌镊子将1 cm长的可吸收性医用PGLA线从埋线针针尖处将线体对折。医生左手拇食指绷紧进针部位皮肤, 右手持针, 快速穿入皮肤, 直刺入1.5 cm, 当出现针感后旋转针体, 将PGLA线埋植于穴位皮下组织或肌层内, 退针后, 按压针孔约1 min, 针孔处敷盖创可贴, 嘱患者埋线后6~8 h内局部禁湿水, 以清淡饮食为主, 忌烟酒、海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7天为1个疗程, 共治疗12个疗程。配合口服安里申 (盐酸多奈哌齐片) 治疗, 5 mg/次, 1次/天, 可根据患者情况将剂量增至10 mg/次;共治疗12周。
2.2 对照组
仅采用安理申 (盐酸多奈哌齐片) 治疗, 5 mg/次, 1次/天, 可根据患者情况将剂量增至10 mg/次;共治疗12周。
3 疗效观察
3.1 评定标准
简易智能状态量表[5] (Mini-ma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采用MMSE量表对患者定向力、记忆力、回忆和语言等功能进行检测, 27~30分为正常, 分数越低表示认知受损越严重。
治疗后取两组空腹、外周静脉血2 m L, 枸橼酸钠抗凝后室温静置, 于4℃低速离心 (2 500转/min, 10 min) 并取上清液, 具体检测指标如下: (1) 血管损伤修复因子:采用ELISA法测定血管修复因子含量, 具体包括血红素氧化酶-1 (HO-1) 、血管生成素Ⅰ (Ang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 。 (2) 可溶性凋亡分子:采用ELISA法测定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 (s Fas) 、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 (s FasL) 含量。
3.2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珋±s) 显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MME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结束后两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 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 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3.2 两组血管修复因子含量比较
治疗后, 血清中HO-1、AngI含量高于治疗前, 与对照组相比较,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血清中MMP-9、VEGF含量低于治疗前, 与对照组比较, 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修复因子含量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3.3 两组可溶性凋亡分子含量比较
治疗结束后, 两组血清s Fas、s FasL含量均有所下降 (P<0.05) , 且治疗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4。
表4 两组可溶性凋亡分子含量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4 讨论
本研究采用头穴埋线为治疗手段, 是通过针刺的手法将可吸收线体埋入穴位内, 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增强和延长针刺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灵枢·终始》:“久病者邪气入深, 刺此病者, 深内而久留之”。现代研究认为, 埋线是一种复合性治疗手段, 可以通过各种手法起到短时间强效、长时间弱效的持续刺激, 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6]。实验研究显示, 穴位埋线可以调节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反应, 在线体逐渐吸收的过程中调节机体的内环境, 改善脑内血液循环, 调节细胞凋亡的作用[7]。与普通针刺比较, 穴位埋线具有省时方便、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创伤及副作用小并且治疗间隔时间长等优势[8]。
随着年龄的增长, 脑内退行性改变的进展, 可增加血管因子反应。AngI作为血管新生的主要蛋白, 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完善, 促进血管重构[9]。VEGF是血管再生的主要因子, 通过和特定受体结合, 增加血管通透性, 促进血管的生长[10]。HO-1是血红素代谢酶的关键, 是MMP-9的负调节酶[11]。本研究显示, 治疗后两组血清中HO-1、AngI、VEGF含量高于治疗前, 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MMP-9含量低于治疗前, 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头穴埋线可以促进修复性血管内皮细胞因子的表达, 增加侧支循环的建立, 改善血管通透性, 拮抗细胞凋亡, 保护神经元, 改善大脑认知功能。Fas/FasL系统是细胞凋亡调控的重要环节, Fas作为一种跨膜蛋白与FasL结合可以启动凋亡信号的传导, 其表达水平可以准确反映患者细胞凋亡状态。本研究发现, 治疗后两组血清s Fas、s FasL含量均降低, 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 可以宏观的说明头穴埋线可以抑制AD患者神经细胞的凋亡。而MMSE量表是评价认知功能的常用量表, 包括定向、计算、注意力等方面[12],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结束后两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 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 说明头穴埋线可以改善AD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
综上所述, 头穴埋线可以促进血管内皮因子的表达, 抑制细胞凋亡的发展, 改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瑞瑞, 张玉森, 杨倩, 等.阿尔兹海默病发病危险因素与营养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7, 21 (7) :741-745.
[2]刘娟, 杨立, 张洪.中医药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 2016, 11 (5) :932-935.
[3]易军, 张道鹏.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15, 31 (11) :1481-1485.
[4]王晓妮, 唐毅, 韩璎.阿尔兹海默病诊断标准的演变[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5, 28 (2) :195-198.
[5]周小炫, 谢敏, 陶静, 等.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6, 31 (6) :694-696, 706.
[6]任晓艳.穴位埋线的源流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 2004, 19 (12) :757-759.
[7]阮崇洁, 马志毅, 李勇.足三里、肾俞穴位埋线对类风湿关节炎血清TNF-a、IL-6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 2016, 32 (3) :43-45.
[8]郭爱松.穴位埋线疗法研究近况[J].针灸临床杂志, 2013, 29 (7) :89-91.
[9]张军亚.丁苯酞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Ang I、内皮素1、VEGF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5 (14) :1781-1784.
[10]唐强, 阮野, 叶涛, 等.头穴丛刺联合康复疗法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缺血侧皮层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 2017, 36 (5) :602-607.
[11]李通, 阮立培, 江山, 等. HO-1在阿尔兹海默病额叶及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神经的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20) :5651-5652.
[12]杨凌杰, 林昭敏, 林小娟.多奈哌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 2018, 11 (3) :64-65.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夏昆鹏 李全 尹洪娜 逄静 张淼 李虹霖 齐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