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干预急性阑尾炎术后腹胀的临床观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 居各种急腹症首位。术 后腹胀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症状之一, 多由手术麻醉 致肠麻痹、 术后疼痛、 躯体活动受限等多种因素导致胃 肠功能紊乱, 肠道蠕动减慢, 造成肠胀气引发腹胀。为 尽快恢复肠蠕动, 预防和治疗术后腹胀, 缩短肛门排气 时间, 减少住院天数, 笔者运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 干预急性阑尾炎术后腹胀,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 如下。 1 临床资料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2 0 1 4年1月至2 0 1 7年1月莒 县中医医院收治的 2 0 0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 按照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0 0 例。对照组 男 5 8 例, 女 4 2 例; 年龄 8~7 5 岁;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6 2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 6例, 坏疽性阑尾炎2例。 对照组男6 0例, 女4 0例; 年龄5~7 8岁; 急性单纯性 阑尾炎 5 8 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4 0 例, 坏疽性阑尾 炎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 P <0 . 0 5 ) , 具有可比性。 1 . 2 纳入标准 符合阑尾切除术特征且无并发症 [ 1 ] ; 自愿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 . 3 排除标准 合并糖尿病、 高血压病、 脑梗死、 呼吸 系统等其他系统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 . 1 对照组 给予普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舒适卧位6h , 禁食水, 每2h协助督促翻身1次, 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坐 卧位, 无头晕、 恶心等不舒感时协助下床活动, 促进肠蠕 动恢复。有引流管者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通畅。 2 .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 干预。 ① 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 消除患者紧 张情绪。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注意保暖, 防止患者受 凉, 如出现面白肢冷, 剧烈疼痛应立即停止操作。 ② 穴 位按摩: 取穴双侧合谷( 第 1 、 2 掌骨之间, 第 2 掌骨桡侧 的中点) 、 足三里( 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 3 寸, 距胫骨前 缘一横指) 、 上巨虚( 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 6 寸, 距胫骨 前缘一横指) 。按摩手法采用按法, 用拇指的螺纹面着 力于穴位上, 逐渐用力下按, 用力要由轻到重, 使刺激充 分到达肌肉组织深层, 使患者有酸、 麻、 重、 胀、 走窜等感 觉, 持续数秒钟, 渐渐放松, 如此反复操作。按摩时间 每个穴位 3~4m i n , 每日 2 次, 直到肛门排气。 ③ 穴 位贴敷: 因合谷贴敷影响患者日常活动, 故只取双侧 足三里、 上巨虚。贴敷药物: 炒枳壳 6g , 木香 1 0g , 吴茱 萸 3g , 乌药 1 0g , 炒白芍 1 0g 。取上述药物颗粒( 江阴天 江药业有限公司) 放于无菌容器内, 用白醋调和为糊状, 平放于 6c m×7c m 自贴式辅料( 天津博安医用有限公 司) 上, 药物面积 3c m× 3c m , 厚度 0 . 3~0 . 4c m , 待患者 穴位按摩后将其贴敷于所取穴位, 每日 2 次。直到肛门 排气为止。 ④ 不良反应观察: 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反应, 如 出现皮肤苍白、 红肿或皮疹等症状时, 应立即停止治疗, 并作相应处理。 3 疗效观察 3 . 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 观察指标。两组患 者术后肛门初次排气时间、 首次饮水时间、 住院天数。 ② 护理疗效。显效: 患者自述无恶心感、 腹胀感, 自觉有 饥饿感、 肠蠕动, 查体腹肌平软, 听诊有肠鸣音, 已排气 或排便; 有效: 患者自觉腹胀减轻, 有肠蠕动, 偶有排气; 无效: 腹胀无缓解, 需辅助药物疗法。总有效率= ( 显效 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 0 0% 。 3 . 2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6 .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 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 ± s ) 表示, 组间比较采 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例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2 检验。 P <0 . 0 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 3 结果 ( 1 ) 术后肛门初次排气时间、 首次饮水时间及住院 天数比较 见表1 。 表 1 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肛门初次排气时间、 首次饮水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 x ± s ) 组别 例数 肛门初次排气时间( h )首次饮水时间( h ) 住院天数( d ) 观察组 1 0 0 2 6 . 7 8±7 . 5 3 △ 4 2 . 7 8±6 . 5 3 △ 5 . 7 8±2 . 5 3 △ 对照组 1 0 0 4 1 . 7 8±7 . 0 5 5 4 . 2 4±5 . 0 8 7 . 2 6±1 . 7 8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P <0 . 0 5 ( 2 ) 护理效果比较 见表2 。 表 2 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 观察组 1 0 0 8 5 1 4 1 9 9 . 0 △ 对照组 1 0 0 3 5 5 0 1 5 8 5 . 0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P <0 . 0 5 4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阑尾切除术 后患者常因排气、 排便功能受损而致肠胀气, 严重时可 影响呼吸和下腔静脉回流, 妨碍伤口愈合, 给患者带来 痛苦, 影响术后康复。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可提高患 者住院舒适度, 减少住院天数。中医认为, 腹胀病因多 由术中外邪侵扰, 加之术中操作耗气伤正, 使运化无力, 脏腑气机紊乱, 胃失和降, 气逆于上。治则以培补正气、 理气通腹、 和胃降逆为主。 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以经络腧穴学说为 基础, 运用特定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的一种 治疗方法, 通过激发人体经络之气, 达到通经活络、 调整 人体功能、 祛邪的功效 [ 2 ] 。经络内属于脏腑, 外络于支 节, 表里相合, 贯穿上下, 是人体气血流注的通道; 穴位 则是上述物质在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 是肺气所发和神 气游行出入的场所。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相关理论, 穴位 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本研究选取合谷、 足三里、 上巨虚进行按摩。合谷为大肠经原气输注之处, 可调节 胃肠功能, 又位关口, 是调理人体气机之穴, 通过调气, 以达理血活血、 通经止痛之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 合穴, 《 灵枢·四时气》 载“ 肠中不便, 取三里……邪在 胆, 逆在胃, 胆液泄则口苦, 胃气逆则呕苦, 故曰呕胆, 取 三里以下胃气逆” 。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 用于调肠 和胃。 3穴配伍具有补益脾胃、 和胃降逆、 理气活血、 疏 通经络的作用, 可调整胃肠气机, 使阴阳气血调和, 腹胀 减轻, 胃肠功能改善, 促使肛门排气、 排便。 穴位贴敷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在特定的 穴位上贴敷药物, 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 治疗疾 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 1 ] 。正如《 理瀹骈文》 所言: “ 切于皮 肤, 彻于肉里, 摄入吸气, 融入渗液。 ” 穴位贴敷方中枳壳 理气宽胸, 行滞消胀; 木香行气止痛, 温中和胃。现代药 理学研究表明, 枳壳、 木香中的有效化学成分具有促进 胃肠动力和加速肠蠕动的作用 [ 3 - 4 ] 。吴茱萸芳香而燥, 气味俱厚, 下气最速, 有行气消滞之效。现代药理研究 表明, 吴茱萸的主要成分生物碱能温中散寒、 理气止呕, 对胃肠道有双向调节作用 [ 5 ] 。乌药行气止痛, 温肾散 寒; 炒白芍养血敛阴, 柔肝止痛; 两药合用, 一散一收, 行 气而不耗血, 则气行痛止。穴位按摩后再给予穴位贴 敷, 上述药物在温热环境中更加易于吸收, 使其激发经 气发挥行气血、 营阴阳的整体作用。 综上所述, 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通过理气、 活血、 通腹、 降逆、 和胃等共同作用, 调整胃肠道功能, 增加肠 蠕动, 干预阑尾炎术后腹胀, 效果良好, 对患者的预后具 有积极促进作用。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李洪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