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背痛:背上部痛,取背腹、锁上2,加背胛1、2及反应压痛点;背下部痛,取背腹、锁上2加背胛3、4及反应压痛点。 10.胸痛:上胸部及胁肋痛,取胸1、2穴;下胸部痛取胸3、4、5穴;肋间神经痛,根据病变部位选用相应的胸穴。 11.肩痛:取肩臂l、锁上2、背腹穴。肩前痛,配肩臂4穴;肩上、肩后部及三角肌处痛,配肩胛2、肩臂3及岗上3穴;肩胛内痛,配肩臂3、背肩1、2及肩胛骨内、外缘反应压痛点;腋窝部痛,配肩臂4、腋肋1~4穴。肩关节周围炎,先压主穴(每次选2穴),然后选压配穴,同时于局部反应压痛点上作深部滑动指压,并由助手协助患侧上肢作被动运动(前平举、上举,摸对侧肩、后背等),直至最大的活动限度。对体质较好的1、2期患者,亦可将主、配穴持续指压20~30分钟之后,一面重压患处痛点的健侧对称点,一面用力牵拉活动患肩(活动方向同前)。 12.上肢痛(软组织损伤及功能性疾患):肩臂1、锁上2、背腹穴。尺侧臂痛(小指侧),加肩臂2、5穴;桡侧臂痛(大拇指侧),加腋肋1。肩臂3穴;臂前区痛,加肩臂4穴;臂前区痛,加肩臂2、3、及肩胛穴。 13.腰痛(肌肉、筋膜、韧带扭伤):主穴取腰腹1、4(选敏感的l~2个)、腰肢穴:配穴为背腹穴、岗上1、反应压痛点。指压时,针对病变部位选2~3个敏感的主、配穴即可。急性腰扭伤,痛点在脊柱两侧,伴有明显肌痉挛者,治疗以腰腹4和腰肢穴为主,并宜在局部反应压痛点上作大幅度滑动指压。对腰骶部痛、韧带扭伤及痛点位于脊柱上的,治疗以腰腹l为主,同时处理好局部反应压痛点,即将手指按于痛点的一侧,对着脊柱作单方向的滑动。腰肌劳损及慢性痛症,宜在局部反应压痛点上作深部滑动指压,配以药物熏洗、热敷或理疗。 14.腰腿痛:主穴取腰肢穴,配穴为反应压痛点、腰腹4穴。 15.肌纤维织炎:受累肌肉的起点或止点上有橡皮样硬结,压痛明显,称“触发点”。由此点发源的痛感牵涉到一定痛区。分别依据触发点和牵涉痛的部位,按照颈、背胸、腰及四肢疼痛的取穴原则,选用相应的胸穴及反应压痛点。首先,指压触发点的相应胸穴,同时用深部滑动指压法处理触发点和硬结,即从硬结的一边推挤,反复滑动,使其消散。或用手指将触发点处的硬结捏起来,用力向体表方向挤压,反复数次。其次,指压牵涉痛区的相应胸穴,并重压局部反应压痛点。比如,本病累及了胸大肌,其触发点位于该肌的外下缘,牵涉痛区在乳头的内下方。治疗时,即可指压胸1、2穴处理触发点,指压胸3穴处理牵涉痛区。 16.痛经:主穴取腰腹1~4穴(选2个敏感的),配穴为腹7、腰肢穴、反应压痛点。 17.膈肌痉挛:腹l配背腹穴,剑尖配锁上1,或锁上2穴,胃l配胸5穴。 18.心悸:锁上1配剑旁穴,锁上2配剑上穴,两组穴轮用。如效果不好加胸2、反应压痛点。 19.昏厥:主穴取锁上2穴,配穴为剑尖、剑上、胸2穴。 20.胸闷、喘息性支气管炎:主穴取胸肋5穴(常用中间3穴),配穴为锁上l、2,胸1、2,腋肋2,胃1、3。 21.眩晕:主穴取锁上1、剑上、岗上1穴,配穴为锁上2、3穴。 【禁忌症】 严重的肝病、出血性体质、脊柱及骨关节结核、妊娠期、过度疲劳者等慎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1.指压的时间越长,疗效越持久。一般每次指压7~15分钟。急性病每日2~3次,必要时可连续治疗2~3日,慢性病每日1~2次,7日为一个疗程,休息2~3天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2.准确的取穴、足够的指压强度和维持一定的指压时间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指压时,用力应先轻后重,逐渐加强,切忌用力太猛,以免因刺激过重使病人难以忍受而影响治疗。 3.指压胸穴,偶而有少数病人会发生眩晕、恶心、心悸、出冷汗等现象,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膊细弱。这主要是由于患者体质太弱、疲劳过度、精神紧张或指压的刺激过强所致,只要停止指压,让病人平卧(头部稍低)片刻即可恢复。如经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恢复的,可指压水沟、合谷、足三里等穴。 【按语】 本疗法主要适用于一些痛症,如内脏和身体的某些部位因机能失调而引起的急性头痛、胸痛、腹痛,以及颈、肩、臂、腰、骶部的软组织损伤等,对慢性痛症象肩关节周围炎、肌纤维织炎等,如能坚持治疗,亦能获得较好疗效。对一些器质性疾患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肾结石等所引起的疼痛,能用以缓解症状。此外,对膈肌痉挛、心悸、昏厥、胸闷、喘息、胃神经官能症等常见病症,也有一定疗效。(中华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