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的通路。通过经络在全身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灵枢·经脉》中谈到:“夫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这又可理解为经络系统有三方面的功能:在生理方面,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功能;在病理方面,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功能;在防治疾病方面,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功能。
(1)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灵枢·本藏》谈到经络的作用是“行血气而营阴阳”。而经络运行血气的动力,首先要联系到“宗气”,《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太素》中“心脉”作“心肺”,可知宗气概括了心肺的活动功能。其次要联系到出自“脐下”、“肾间”的“原气”(元气),《难经·八难》着重指出:“脐下、肾间动气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它是由肾脏中所贮藏的“精气”转化而成,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此外,营气和卫气的产生则是依赖于饮食,是由“水谷”之气转化而成:营气是一种具有营养作用的物质,它可以变化为血液;卫气是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的物质;它能够抵抗病邪的侵犯,有调节体温,调节汗液分泌,充实皮肤和营养肌肉的作用。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还可以散布到脉外的体表。这样,由于原气和宗气的参与和推动,营气和卫气在经络中得以周流不息地运行,并渗透散布到各组织器官中,这就是经络“行血气”的功能。
经络将气血输送到全身各部,“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见《灵枢·脉度》),从而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七窍,皮肉筋骨,均能紧密配合,协调一致。“营阴阳”的功能,除了指经络遍布全身内外,营养所有的组织器官外,还包含有协调阴阳的意义。如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由于经脉的联系得以保持相对的平衡,同时气血盛衰和功能动静等也都有了正常的节律。阴阳这一对概念,可以指对立而又统一的机体功能的两个方面。所以,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是经络的主要功能,两者之间是紧密结合的。
(2)抗御病邪,反映症候
在人体产生疾病的情况下,经络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功能。《素问·气穴论》言:“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营卫。”这是因为孙络的分布范围最广,最先接触到病邪,而营卫二气,特别是卫气就是通过孙络散布到全身的。当病邪侵犯时,孙络和卫气发挥了重要的抗御作用。临床治疗和保健中发现的体表反应点,一般均可从孙络的“溢奇邪”,“通营卫”的作用来理解。穴位(包括反应点)是孙络分布的所在,也是卫气所停留和邪气所侵犯的部位,即《素问·五藏生成》所说:“……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正邪交争,在体表部位可出现异常现象,如果疾病继续发展,则可由表及里,从孙络、络脉、经脉等逐步深入,并出现相应的症候。经络及其所运行的营卫血气,是有层次地抗御病邪,同时也有层次地反映症候。
经络反应症候,可分局部的、一经的、数经的和整体的。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即所谓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气血郁积而化热,则出热红、肿、热、痛。这些都属经络病候的实症。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痿软及功能减退等。这些则是经络病候的虚症。如果经络的阳气(包括原气、卫气)不足,就会出现局部发凉或全身怕冷等症状,这就是《素问·疟论》所说的“阳虚则寒”;经络的阴气(包括营气、血液)不足而阳气亢盛,则会出现五心烦热(阴虚内热)或全身发热等症状,这就是所说的“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由此可见寒热虚实的多种症候都是以经络的阴阳气血盛衰为根据的。
关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筋、经筋等各有所属病症,是各经络所反映的症候,同时又是该经络穴位所能主治的适应症,两者是一致的。由此可以理解,运用按摩,针灸等治法可以激发经络本身抗御病邪的功能,从而使得有关的病症好转。抗御病邪、反映症候,是正邪交争的错综表现,按摩、针灸等治法就是以达到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为目的。
(3)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按摩、针灸、气功等方法所以能防病治病,就是基于经络具有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功能。《灵枢·官能》说:“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就是指运用按摩和针灸等治法要讲究“调气”,要明了经络的通路。按摩、针灸中的“得气”现象和“气行”现象是经络传导感应功能的表现。与经络密切相关的有原气、宗气、营气、卫气,这些可统为“经气”,是将“经”与“气”紧密结合起来说明经络的多种功能,经气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又可称做“神气”;按摩和针灸中的“得气”、“行气”等感觉现象说的是“气”,而这“气”与“神”是密切联系的,所谓“气行则神行,神行则气行”,“意到则气到”,因此关于经络传导感应的功能又可以说成是“神气”的活动。“神”与大脑有关,而在《灵枢·本神》中主要是把它说成与“心”和“脉”有关,原文说:“心藏脉,脉舍神”,“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等。从“脉舍神”的意思来理解,可见经络与神气活动是直接结合在一起的。
经络在正常情况下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在疾病情况下则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胜的虚实症候,这时运用按摩和针灸等治法以“调气”、“治神”,在于扶正驱邪,使身体恢复到正常的状态。经络的调整虚实功能是以它正常情况下的协调阴阳作用为基础,按摩和针灸等治法就是通过适当的穴位以及运用适量的刺激方法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达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的目的(见《灵枢·刺节真邪》)。关于经络调整虚实的功能,有许多事实可供证明。例如:点按或针刺健康人和病人的足三里穴时,原来胃弛缓的,可以使收缩波加强;胃紧张的,又可以使之驰缓。这种影响对病人更为明显。实验证明,点按和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对各脏腑功能都有调整的作用,即原来亢进的可以使之抑制,抑制的可以使之兴奋,而且不同的经络穴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例如点按或针刺心经和心包经的神门穴、内关穴,治疗心律紊乱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心电图检查显示心律调整,心肌劳损也有好转,而点按或针刺脾经上的三阴交穴、胃经上的足三里穴,则效果较差。通过X线钡餐检查以及胃计波摄影,发现正常人胃蠕动较少者点按或针刺足三里穴后,胃蠕动明显增多,波幅增大,而点按或针刺非穴位则变化不明显。由此可见,经络穴位是按摩和针灸发挥治疗、保健作用的主要信息通路、也是中医按摩法的最大特色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