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针灸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贝尔面瘫,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穴位注射疗法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8-10-19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贝尔面瘫30例

贝尔面瘫指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 临床常见病, 临床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 眼睑闭合不全、 露睛流 泪、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等 [1 ]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 年龄, 无明显的季节性, 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 以一侧发生的面 瘫多见。本病虽然没有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 但是严重影响 了患者的形体美容, 甚至可能会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负担, 因 此找到一个疗效快、 对患者伤害较小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2 ] 。 本研究收集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60 例, 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治疗前后的 H - B 分级及 FDI 评分, 现 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 年 1 月 ~2017 年 1 月于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针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对照组, 每组 30 例。治疗组中, 男 17 例, 女 13 例;平均年龄(46 ±2)岁;脱落 1 例, 纳入 29 例。对照组中, 男 15 例, 女 15 例;平 均年龄(48 ±1. 8)岁;脱落 2 例, 纳入 28 例。经统计学分析, 两 组性别、 年龄、 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高树中、 杨骏主编的《针灸治疗学》 [3 ] ,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贾建平主编的 《神经病学》 [4 ] 。

1. 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贝尔面瘫中西医的诊断标准;②面瘫病程不超过 3 个 月;③仅发生于一侧面部的面瘫;④年龄在15 岁 ~70 岁之间。

1. 4 排除标准

①因脑梗死、 颅脑外伤、 中耳炎、 带状疱疹及颅内病变等引 起的面瘫;②伴有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等基础疾病;③伴有脸 部皮肤病或脸部皮肤有破溃者;④妊娠妇女;⑤对针灸不能耐 受者;⑥病程大于 3 个月者;⑦治疗中途中断者。

2 治疗方法

2. 1 对照组

采取 常 规 西 药 治 疗,口 服 甲 钴 胺 片 ( 国 药 准 字 号 H20030812, 0. 5 g ×10 片 ×2 板)0. 5 g, 1 d 3 次, 1 周为 1 疗程, 共 4 个疗程。

2. 2 治疗组

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的方法。①针刺治疗, 采取穴位:患 侧风池、 翳风、 牵正、 阳白、 四白、 太阳、 地仓、 颊车、 下关, 健侧合 谷, 采用 40 mm 一次性针灸针, 采取平补平泻手法, 留针30 min。

②穴位注射, 用 5 mL 注射器抽取维生素 B 1 (国药准字号 H 42021510, 2 mL∶ 0. 1 g ×10 支/盒)和维生素 B 12 (国药准字号 H 42021509, 1 mL∶ 0. 5 mg × 10 支/盒)各 1 mL, 取穴双侧足三里。 注射器直刺, 待患者有胀痛感后缓慢推入液体, 直至全部推入。

2. 3 疗 程

对照组每日治疗 1 次, 1 周为 1 疗程, 共 4 疗程。治疗组每 日治疗 1 次, 1 周停 1 次, 1 周为 1 疗程, 共 4 个疗程。

3 疗效分析

3. 1 评分标准及疗效标准

通过 House - Breakmann(HBA)量表评分 [5 ] 、 面部残疾指数 (FDI) [6 ] 分别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及躯体功能。痊 愈:FDI 躯体功能评分≥20 分, HBA 量表 1 级;显效:FDI 躯体功 能评分≥15 分, HBA 量表 2 级;好转:HBA 量表评分 3 级, FDI 躯体功能评分≥10 分;无效:HBA 量表评分≥4 级, FDI 躯体功 能评分 <10 分。总有效率 = 痊愈率 + 显效率 + 好转率。

3. 2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年龄比较采用 t 检验, 性别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两组有效率采用 u 检验。研究所得数据统计分析使用 SPSS 17. 0 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 P <0. 05 作为有显著性差异的标准。

3. 3 治疗结果(见表 1)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痊愈率/% 有效率/%
治疗组 29 9 15 5 0 31. 03 100
对照组 28 0 5 5 18 0 35. 71

4 讨 论

贝尔面瘫是临床的常见病、 多发病, 中医学认为, 本病多由 机体正气不足, 卫表不固, 卫气不能散于皮部、 经筋, 导致脉络空 虚, 风邪乘虚侵入, 导致面部局部气血闭阻, 以致肌肉纵缓不收 而发病 [7 ] 。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没有较好的办法, 早期一般采 用抗病毒、 营养神经及改善循环的药物, 疗效甚微, 晚期采取手 术治疗的方法, 对患者伤害较大。一直以来, 针刺作为一种有效 治疗面瘫的方法而得到临床广泛应用。在针刺过程中, 取穴主 要取手足阳明经穴位, 手足太阳经为辅, 局部取阳白、 四白、 太 阳、 地仓、 颊车、 下关等穴位, 达到“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的目 的 [8 ] 。风池穴为祛风要穴, 翳风为治风之要穴, 又为手少阳三 焦经经穴及手足少阳经交会穴, 两穴合用善于治疗头面部的风 邪侵袭之疾, 既能疏外风, 又可平内风, 且翳风穴正处于耳后面 神经出颅处。牵正为经外奇穴, 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 有面神经 颊支通过, 为治疗口喎的常用穴位 [9 ] 。合谷为循经远端取穴, 为古人 “面口合谷收” 的经验总结, 能够激发经络之气, 鼓舞人 体正气, 健脾胃以充盈气血, 则脉络得养, 面部肌肉经筋得到濡 养, 则面瘫消 [10 ] 。足阳明经合穴足三里重在调理脾胃, 壮气血 生化之源, 使经脉调和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穴位注射能促 进局部微循环, 促进炎症水肿的吸收 [11 ] , 能促进患者痊愈的进 度。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的方法, 能共奏祛风通络活血的功 效, 进一步提高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本研究证实, 针刺结合穴 位注射的方法在临床上治疗贝尔面瘫有更好的疗效, 而且易于 让患者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黄白银 李斌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