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针灸甲乙经》:“交信,在足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筋骨问,阴跷之郄,刺入四分,留三呼,灸三壮。” [别名]内筋。 [穴名解]古以仁、义、礼、智、信“五德”配属五行,信属脾土,足少阴之脉由本穴交会于脾经三阴交,故而得名。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腿骨内侧缘的后方。(图8—11—4) 交信穴位位置图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后方→长屈肌。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大隐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静脉。 [取法]正坐或仰卧,先取复溜,于其前方0.5寸处取穴。或以复溜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之问的中点取穴。 [简易取法]太溪上2寸,胫骨后缘。 [刺灸法]直刺0.4-0.8寸;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功用]益肾调经,清热利尿。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阴挺,阴痒,睾丸肿痛,五淋,癃闭,泄泻,便秘,泻痢赤白,腰、股及胫内麻痛,疝气等。 [配穴举例]配百会、关元,主治子宫脱垂,崩漏;配水道、地机,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附注]“阴跷郄”穴。 [现代研究]“交信”穴对心率有一定影响,如给狗造成房室传导阻滞和严重心律不齐,然后分别针刺“内关”、“交信”和非穴位点,发现“内关”可使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律不齐完全消失,而“交信”效果差,非穴位点几乎无作用,说明穴位有一定特异性。单独针刺交信,对正常心律影响不大,但对因针刺内关而引起对心率的作用可被削弱,心率恢复正常的时间也被推迟。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子宫功能性出血,子宫收缩不全,尿潴留,淋病,睾丸炎,痢疾,肠炎,便秘,腹膜炎,脊髓炎,下肢内侧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