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 [1] “医经”小序云: “医经者, 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 死生之分。而用度箴(鍼)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 之所宜。 ” 近代成都名医张骥先生释‚箴石汤火所施‛云: ‚余按箴、石、汤、火是四法。 ‛幵引《素问》 《灵枢》 诸书,指出箴指九针,石指砭石, ‚是针以取其经穴, 浅深出内,补泻迎随,各有法度;石以刺其络脉,去 出其血,痈疡多用之。后世瓷锋刺血,即砭石之意‛ ; 汤指荡涤,火指蒸熨, ‚是汤以荡之,火以灸之也。 故曰箴、石、汤、火是四法‛ [2] 。在四川成都天回镇 汉墓出土医简 M3:121(以下简称‚天回医简‛ )中, 可见石、犮、灸、㓨(刺) 、傅(敷) 、尉(熨) 、汤、 醪、 丸等多种与治疗方法相兲的名词, 足证前贤 ‚箴、 石、汤、火是四法‛有先见之明。本文拟对天回医简 中有兲针刺方法的内容展开讨论, 其他治疗方法将另 文述之。 天回医简之简六部分,共有 48 支简,其中 25 支 宋整,平均简长 30.2 cm,约合秦汉尺一尺三寸,以 3 道编绳编连,简背有划痕。此简字体已属隶定之后 的隶书,字形扁长,波磔明显,几乎与汉代西汉中期 以后碑刻隶书无异。本篇未见题名,整理者根据简文 内容有‚㓨(刺)数,必见病者状,切视病所‛ (简 670) ,将其命名为《㓨(刺)数》 [3] 。 《灵枢·邪客》记载: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愿 闻持针之数,内针之理,纵舍之意‛ [4]113 。 《素问·汤 液醪醴论》曰: ‚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 [5]33 。 《素 问·疏五过论》曰: ‚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 志意, 必有法则, 循经守数, 按循医事, 为万民副。 ‛ 又云: ‚守数据治,无失俞理,能行此术,终身不 殆‛ [5]195 - 196 。在以上《内经》文例中, ‚数‛常与‚法‛ ‚理‛互文。李伯聪先生 [6] 即已指出这一现象,幵 论断道: ‚由此可见,所谓‘守数’可与‘得法’ (掌 握法则)之意互相发明。 ‛而《太素》卶二十三《量 缪刺》 ‚凡刺之数‛一节杨上善注‚数,法也‛ [7]381 , 尤可证‚㓨数‛即刺法之义。 本篇按内容和体例,可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 其中总论论述刺法原则,共 6 支简,简文连续书写; 分论记载 40 余种病症的具体针刺治法,共 42 支简, 每简仅书写 1 条病症的刺法。兹据本篇所载,尝试钩 沉西汉初期针刺治法的若干特征,分述如下。 1 论刺法有“脉刺” “分刺” “刺水”之分 脉㓨(刺),深四分寸一,间相去七分寸一。 脉㓨(刺),箴(针)大如缘葴(针)。分㓨(刺), □大□,间相去少半寸。㓨(刺)水,葴(针)大 如履葴(针),□三寸。(简 653,见图 1) 简 653 简 652 图 1 《 㓨 数》简中的“脉”字 简 653 内容为概述‚脉刺‛ ‚分刺‛ ‚刺水‛诸种 不同刺法之操作要领,及其所用针具之形制,是提挈 全篇之纲领。 整理者根据其简背划痕为上下两道及其 编号在剖面图中的位置,将本简定为本篇之首简 [8] 。 1.1 脉刺 脉刺,简 653 中两处出现,‚刺‛前一字原已残 泐,整理者据其残存笔画辨识其字形为‚ ‛ ,从月 (肉)从永,且与本篇简 652(见图 1)中的‚脉热‛ ‚它脉‛之‚脉‛字形无别,可释作‚脉‛字(张家 山《脉书》中‚脈‛字写法与此不同,字形从肉从 %UD840 。 裘锡圭先生认为,古文字正写反写往往不加区别, ‚永‛和‚ %UD840 ‛本来不应该是两个字,釐文中‚永‛ 字写作‚ ‛的例子是屡见的。 或 象水有支流, 大概后来为了使字义明确,才觃定以字形向左的为 ‚永‛字,向右的为‚ %UD840 ‛字 [9] ) 。 《灵枢·官针》曰: ‚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 针于井荥分输‛ , 即属‚脉刺‛之法也;又有‚经刺‛ ‚络刺‛之别: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三曰经刺,经刺者,刺大 经之结络经分也。四曰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 也‛ [4]22 。深四分寸一,指针刺的深度为四分之一寸, 即张骥先生所谓‚浅深出内‛之法度;间相去七分 寸一,指针刺部位的间距为七分之一寸;少半寸, 指三分之一寸。按秦汉时代的标准常用尺度,一尺 长 23.1 cm [10] , 十寸为一尺, 则一寸长 2.3 cm。 故 ‚四 分寸‛为 0.56 cm, ‚七分寸‛为 0.33 cm, ‚少半寸‛ 为 0.77 cm。由此数值看来,脉刺的针刺深度较浅, 间距颇近,而分刺的间距要略进一些。 脉刺所用之针具,据简文为‚针大如缘针‛ , 《说 文·系部》曰: ‚缘,纯也。 ‛段玉裁注云: ‚此以古 释今也,古者曰衣纯,见经典,今曰衣缘。缘其本字, 纯其叚(假)借字也。缘者,沿其边而饰之也‛ [11]654 。 缘指衣服的边饰,缘针即为缝衣缘所用之针,应较普 通缝衣针略为粗大。 湖北江陵凢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出 土的西汉早期(文景时期)缝衣针,长 5.9 cm、最大 径约 0.05 cm,针尖稍残,针体粗细均匀,针孔细小, 内系黄色丝线 [12] ,可为例证;其在《灵枢》对应‚ 针‛ 。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 ‚ 针者,锋如黍粟 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4]6 。 《灵枢·九针论》 曰: ‚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 针, 必大其身而员其末, 令可以按脉勿陷, 以致其气, 令邪气独出‛ [4]128 。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 土有釐、银制的‚九针‛ ,其中釐医针 1:4446 应是 针,其形制是上端为柄,断面作方形,下部为针身, 断面圆形,柄之上端穿有小孔,柄长倍于针身,通长 6.9 cm,柄长 4.6 cm,宽 0.2 cm,针身长 2.3 cm(笔 者按:针身长度正合汉制之一寸,故通长为三寸,与 《灵枢》 针‚长三寸半‛的记载略有出入) [13]116 ; 末端钝尖,形状与半段米粒相仿,合于《灵枢·九针 十二原》 针‚锋如黍粟之锐‛的描述(见图 2) [14] 。 注:图引自:河北省博物馆编.大汉绝唱 满城汉墓.北 京:文物出版社,2014:202。 图 2 刘胜墓出土金银针(自左向右依次为:1:4366, 1:4391,1:4447,1:4446,1:4390,1:4354) 脉刺的具体操作方法, 《灵枢·官针》亦有描述: ‚脉之所居深不见者,刺之微内针而久留之,以致其 空脉气也; 脉浅者勿刺, 按绝其脉乃刺之, 无令精出, 独出其邪气耳‛ [4]23 ,可见本刺法之要领在于将针刺 入其脉而勿令血出 [15] , 俾使精气得复而邪气独出 ( 《灵 枢·九针十二原》 ‚针陷脉则邪气出‛亦指此也) 。故 下文有‚㓨 (刺)血不当出‛处理之法,当与之接续。 按《灵枢·周痹》 ‚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 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 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 [4]60 ; 《素问·调经论》曰: ‚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补( ‘补’ 原作‘视’ ,据《甲乙》 《太素》改)其虚经,内针其 脉中,久留血至( ‘血至’原作‘而视’ ,据《甲乙》 《太素》改)脉大,疾出其针,毋令血泄‛ [5]121 ,可知 诊其经络,血结留者为实,脉陷空者为虚;因经脉之 盛虚,刺法而有补泻之不同;其泻法即为刺脉放血之 法,其补法则近于《灵枢·官针》所云‚病在脉‛之 刺法。而《㓨 (刺)数》篇论脉诊虽有辨盛虚之法(见 下文简 652) ,然篇中之刺法尚未区分补泻,由此推知 本篇中的‚脉刺‛乃是后世经络补泻刺法之滥觞。 1.2 分刺 分刺,本篇内有自注: ‚所胃(谓)分㓨〓(刺, 刺)分肉间也。 ‛ (669) 《灵枢·官针》载: ‚病在分 肉间,取以员针于病所‛ [4]22 ,即此‚分刺‛之法也; 而下文‚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 ,与简 669 所释相同。 分刺所用之针具,其在《灵枢》对应‚员针‛ 。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 ‚员针者,针如卵形,揩 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 [4]6 。 《灵枢·九针 论》曰: ‚二者地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为之 治针,必筩其身而员其末,令无得伤肉分,则邪气 得竭(原作‘伤则气得竭’ ,据《甲乙》卶五第二 改) ‛ [4]128 。 满城汉墓出土的银医针 1:4366 上端缺失, 残存部分为细长之圆筩形, 针尖钝圆, 正如 《灵枢· 九 针论》所描写的‚筩其身而卵其锋‛ ,因此可能为九 针中的员针 [13]118 (见图 2) 。 分肉,指肌肉,因其有赤白之际,界限分明,故 名。按《素问考注·诊要经终论》 ‚春刺散俞,及与 分理‛森立之注: ‚凡肌表白肉刺而不见血之处,谓 之肌肤, 又曰肌肉。 见血之处, 谓之分肉, 又曰分理, 言荣卫血气之相分之处也‛ [16] 。 分肉之间, 指肌间隙。 《灵枢·经脉》指出十二经脉皆‚伏行分肉之间‛ , 按《太素》卶五‚人有幕筋‛杨上善注‚幕,当为膜, 亦幕覆也。 膜筋, 十二经筋及十二筋之外裹膜分肉者, 名膜筋也‛ [7]54 ,可知‚分肉之间‛指各肌肉之间的 筋膜间隙 [17] ,分刺所刺之部位即此也。 1.3 刺水 刺水, 《灵枢·官针》记载: ‚病水肿不能通兲节 者,取以大针‛ [4]22 ,即此法也。所用之针具,据简 文为‚针大如履针‛ ,即与古人织履所用之针大小相 仿;在《灵枢》为‚大针‛ 。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 ‚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兲之水也‛ [4]6 。 《灵枢·九针论》曰: ‚九者野也,野者人之节解皮 肤之间也。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而溜不能过 于机兲大节者也。 故为之治针, 令尖如挺, 其锋微员, 以泻机兲内外( ‘泻机兲内外’五字据《针灸甲乙经》 补,原作‘取’ )大气之不能过于兲节者也‛ [4]129 。由 于字迹漫漶,简文‚□三寸‛未详是否指针具长度, 若是,则与《灵枢》大针‚长四寸‛之制略有出入。 天回医简随墓主人入葬年代在西汉景武时期 (公元前 157 年—公元前 141 年) [18] ,而中山靖王刘 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武帝刘彻的庶兄,死于武帝元 鼎四年(公元前 113 年)二月 [13]336 - 337 ,上距天回墓主 人尚不足 50 年。由于《㓨 (刺)数》简文内容与《灵 枢·官针》篇和满城汉墓出土医针的对应,使出土文 献、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物呈现出相互印证的兲系,为 研究西汉以来针刺治法之传承衍变提供了多重证据。 2 论针刺出血的处理及刺法禁忌 㓨 (刺) 血不当出, 㓨 (刺) 辄以指 案,有(又) 以脂 肪寒(塞)之,勿令得□,已。(650) 用手指按压止血之法, 见 《灵枢· 邪气藏府病形》 ‚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 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 脉‛ [4]16 ; ‚又以脂肪塞之‛ , 《灵枢· 痈疽》 篇中的 ‚豕 膏方‛亦属此类伤后处理法: ‚发于腋下赤坚者,名 曰米疽。 治之以砭石, 欲细而长, 疏砭之, 涂以豕膏, 六日已,勿裹之‛ [4]135 。 此外, 《五十二病方·诸伤》 中亦多见用动物脂肪外敷以治伤之方,如‚令伤 毋(无)般(瘢),取彘膏、□衍幵冶,傅之‛ (14) [19] 。 短气,不㓨(刺)。(663) 本条简文在分论部分中,述刺法之禁忌。早期的 针刺治法,不适用于虚证。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记载: ‚形獘者,不当兲灸镵石及饮毒药也‛ [20]2802 。 《素问·奇病论》曰: ‚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 无用镵石也‛ [5]94 。此言虚证,着眼于形体之羸瘦不 足。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则迚一步以诊脉来辨别 虚实: ‚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 以甘药也‛ [4]16 。 《灵枢·终始》则明确提出‚少气证‛ 的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 而不称尺寸也,如是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 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愈( ‘愈’字据 《太素》补) ,可饮以至齐‛ [4]25 - 26 。可视为对本条简 文的阐释发挥,即‚传训诂‛也。 3 论针刺时诊法的运用 【切】病所在, 【脉】热,勭(动)不与它【脉】 等,【其应】手也疾,【盛则】勭(动),其应手疾, 其虚则徐。病不已,间日复之;病(652)已,止。 所胃(谓)分㓨 〒 (刺,刺)分肉间也。(669) 切,原字形从扌从七,即今‚切诊‛之‚切‛字。 《灵枢·刺节真邪》 : ‚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 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 而下之‛ [4]122 ; 《素问·丽痛论》 : ‚黄帝曰:扪而可 得奈何?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 皆可扪而得也‛ [5]80 ,即此‚切病所在‛之法。 张家山《脉书》简 63-64: ‚它脉盈,此独虚, 则主病。它脉滑,此独{ }(涩) ,则主病。它脉静, 此独勭(动) ,则主病。夫脉固有勭(动)者,骭之 少阴,臂之巨阴、少阴,是主勭(动) ,疾则病。此所 以论有过之脉殹‛ [21] 。按《㓨(刺)数》篇中的诊脉 法,与《脉书》同为‚比较诊脉法‛ 。据赵京生 [15]74 - 75 概括,此法以经脉的体表搏动点为诊察部位,以脉动 异于其他经脉作为诊察经脉病变的标准, 诊察时需遍 诊人体的多条经脉及其脉动点; 《内经》中的‚三部 九候脉法‛和‚人迎寸口脉法‛都属此诊脉法一脉相 承的延续。 《灵枢·经脉》对此诊脉法作了迚一步的阐发: ‚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 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4]36 。 其言‚邪气居之,留于本末‛ ,即本简所谓‚病所在‛ 也; ‚不动则热‛ ,对应本简‚脉热……盛则动‛,‚不 坚则陷且空‛ ,对应‚其虚则徐‛,即脉之虚实; ‚不 与众同‛ , 对应 ‚动不与它脉等‛ , 即所谓 ‚有过之脉‛ 。 两相印证,应同出一源。 㓨(刺)数,必见病者状,切视病所,乃可【循 察】。病多相类而非,其名众,审察诊病而葴(针) 之,病可俞(愈)也;不审(667)其诊,葴(针) 之不可俞(愈)。治贵贱各有理。(670) 按此段简文可与 《素问· 缪刺论》 曰: ‚凡刺之数, 必( ‘必’字据《太素》补)先视其经脉,切而顺之, 审其虚实而调之‛ [5]127 互考, 强调针刺治疗必须首先 详细诊察病人, 知病所在, 明辨病名, 方能针之得愈。 ‚切视病所,乃可循察‛ ,与‚视其经脉,切而顺之‛ 对应, 原简文中的 ‚病所‛ 在 《素问》 中被确指为 ‚经 脉‛ ; ‚循察‛两字漫漶不清,据残笔及书证释出,即 顺察之义; ‚病多相类而非,其名众‛ ,与《史记·仓 公传》记载仓公对诏所云‚病名多相类,不可知,故古 圣人为之脉法‛ [20]2813 两相印证; ‚审察诊病而针之‛ , 即‚审其虚实而调之‛ ; ‚治贵贱各有理‛ , 参见《灵 枢·根结》 ‚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 徐之‛ [4]19 ,《灵枢·寿夬刚柔》‚刺布衣者,以火 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4]21 ,皆是其实例。 4 论各类病症的刺法 简文丽例: 蹷,两胻阳明各五,有(又)因所在。(666) %UD840 〒 (㿗,㿗)山(疝) ,暴 ∟ , ,仑,%UD840(癃) , 转胞,两胻蹷(厥)阴各五。 (630) 胫(痉),北(背)巨阳落各五。(643) 身盈, 在肌分㓨 (刺) , 在胻 〒 (胻胻) 㓨 (刺) 。 (657) 水,巨阳落(络)与腹阳明落(络)会者各八。 (637) 厀 (膝) 挛痛, 因痛所, 以剧昜 (易) 为数。 (664) 本篇分论部分共计 42 条, 涉及风、 胫 (痉) 、 水、 单(瘅) 、颠疾、%UD840山(疝) 、痿、蹷、狂、肤张(胀) 、 肘(疛) 、欬上气等病证。每条之书写多遵循‚病名- 针刺部位- (数量) ‛ 的觃范体例。 针刺之数有五、 十、 三、 八、 四之别, 其中 ‚五‛ 数者最多, 凡 29 见; ‚八‛ ‚十‛各 2 见, ‚三‛ ‚四‛皆仅 1 见;另有 6 条不记 数量者,1 条数量阙文者。 若以针刺部位来划分,凡言‚巨阳‛ ‚少阳‛ ‚阳 明‛ ‚大阴‛ ‚少阴‛ ‚厥阴‛等三阴三阳名称者,皆 指经脉(或络脉) ,其刺法即所谓‚脉刺‛ ,凡 32 条。 本篇的特点是所提及的经脉之前皆冠以具体部位, 如 足、辟(臂) 、胻、肩、北(背) 、项、头、颊、耳前 等。 此外, 简文中还出现督、 心落 (络) 、 阳明落 (络) 、 巨阳落(络) 、两辟(臂)内筋间、足大指赞(攒) 毛上等部位。 值得注意的是, 本篇中幵未如 《脉书· 下 经》出现‚手心主脉‛ ,而由针刺部位有‚两辟(臂) 内筋间‛ (633)之称,恐怕其时尚未发展出‚手心主 脉‛的概念;再者,本篇凡提及‚×落‛ ‚××落‛ , 皆用‚落‛字而非‚络‛字, 《汉书·艺文志》 ‚医经‛ 小序云‚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 里‛亦用‚经落‛ ,可见其必有所本。 ‚分刺‛在本部分中仅一条: “身盈,在肌分㓨 (刺)” (657) ;提及‚水‛者亦一条: “水,巨阳落 (络)与腹阳明落(络)会者各八‛ (637),然此条 用刺络法,似可归入脉刺条文,未详是否即本篇所谓 ‚刺水‛之法。 此外,本篇还有在针刺部位上‚因(病)所在‛ 之刺法,凡 11 条(与‚脉刺‛有 3 条重合者) ,其针 刺数量有 3 条是‚以剧易为数‛ (如简 664) ,即根据 症状轻重决定针刺数量。 这也开启了后世 ‚以痛为腧‛ 及‚阿是穴‛的取穴方法。兹将本篇中刺法与针刺数 之对应兲系列表如下(见表 1) ,以备查考。 表 1 《 㓨 (刺)数》篇中刺法与针刺数量的对应关系 针刺数量 五 十 三 八 四 数量无 数量阙 脉刺 28 2 0 1 0 0 1 分刺 0 0 0 0 0 1 0 因所在 3 1 1 1 1 4 0 不刺 0 0 0 0 0 1 0 注:表中凡中文数字‚五‛ ‚十‛等,表示本篇中出现的针刺 数量;凡言‚无‛者,皆未明确记载针刺数量;言‚阙‛者,是 原有记载但由于简文字迹模糊而难于辨识。凡阿拉伯数字 28、3、 1 等,表示相兲数量的记载在简文相应类别中出现的频次。 5 本篇所见古刺法的探讨 整理者已撰文指出, 本篇中所述之刺法, 多与 《史 记》所载仓公之法相合(如简 666,630) [3] 。同样的 是,本篇及《仓公传》中出现的灸、刺部位,均仅言 三阴三阳之经脉部位,而未出现后世的穴位名。与之 同例者,亦出现于《素问》之《缪刺论》 《长刺节论》 《通评虚实论》 《刺热篇》 《刺疟篇》 《刺腰痛篇》 , 《灵 枢》之《寒热病》 《癫狂》 《杂病》 ,以及马王堆《足 臂十一脉灸经》 等篇中 (张家山 《脉书》 及马王堆 《阴 阳十一脉灸经》仅‚足少阴‛一条有灸法) 。梁繁荣 等 [22] 已指出本篇中提及的数量如‚各五‛ ‚三‛等, 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针灸医案中的‚各三所‛ 、 《素问·缪刺论》中的‚各二痏‛等描述的含义一致。 所,义为‚处‛ ;痏,指针孔。 《太素》卶十五《五脏脉 诊》曰: ‚已发针,疾按其痏‛ ,杨上善注: ‚于轨反, 谓疮瘢之也‛ [7]305 。 《太素》卶二十一《九针要道》 ‚外 门已闭,中气乃实‛ ,杨上善注: ‚痏孔为外门也‛ [23] 。 兲于《仓公传》及《内经》中与之同例的灸、刺 部位究竟是经脉还是腧穴,中医学界在 20 世纪八、 九十年代曾有过争论。何爱华 [24] 据《千釐要方》 、敦 煌出土《灸法图》残卶中出现‚灸××(脉) ‛例, 认为《史记·仓公传》中的‚灸、刺××脉‛皆指以 经脉名称命名的腧穴。马继关先生 [25] 考释敦煌《灸 法图》 ,亦注解‚手阳明‛为‚古经穴名‛ ; ‚足阳明‛ 为‚古经穴名。具体位置不详,约在足跗部‛ ; ‚足太 阳‛为‚古经穴名‛ 。黄龙祥将这种与经脉名同名的 腧穴称为‚经脉穴‛ ,据《脉经》诸书记载,指出‚其 部位都不超过腕踝部, 多与相应的脉口部位相当‛ [26] ; 又特别指出《仓公传》针灸方中出现的‚足厥阴之 脉‛ ‚足阳明脉‛ ‚手阳明脉‛等是指脉口名,而不 是经脉名,这些脉口既是诊脉的部位,又是针灸治 疗的部位 [27] 。 《史记·仓公传》中的古刺法,恰可在山东汉画 像石‚扁鹊行针图‛中找到印证。山东的美术史学者 刘敦愿 [28] 和叶又新 [29] 两位先生是较早兲注到汉画像 石中扁鹊形象的。 叶氏幵据山东微山县两城山发现的 东汉中叶《神医画象石》之乙(现存曲阜孔庙) ,探 讨当时刺法的取穴,指出其具有每处针刺数痏的特 征: ‚但在稍后于和帝时代的《乙石》之上,却出现 了一穴多针的画象。坐于右边的病妇身上留针三处, 每处都是三痏(一个穴位上刺三针) ;坐于中间的病 妇身上留针四处,除头顶一处残泐之外,其余都是四 痏,都把腧穴看作是一片或一线。 ‛参照《灵枢·官 针》所记刺法,叶氏认为图中刺二痏者接近其中‚直 刺傍刺各一‛之‚傍针刺‛ ,刺三痏者近于‚直入一, 傍入二‛之‚齐刺‛ (或曰三刺) ,刺五痏者则近于 ‚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之‚阳(扬)刺‛ [30] 注:图引自:叶又新. 试释东汉画象石上刻划的医针— — 兼探九针形成过程.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1(8):60-68。 图 3 山东汉画像石“扁鹊行针图” 叶又新已注意到画像石中所表现的刺法 ‚都把腧 穴看作是一片或一线‛ ,而《㓨(刺)数》简的出土 使我们认识到画像石中所表现的正是本篇中刺法的 写照。本篇刺法中常见数量‚各五‛者为‚脉刺‛ ,所 取之针刺部位为经脉或络脉,若对照《灵枢·官针》 篇,实则更近于‚豹文刺‛ : ‚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 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 [4]24 。 马元的解说是: ‚赞刺与豹纹刺属于多针散刺放血法, 其中前者为散刺浅表血络,出血量相对较少。后者为 散刺深层经脉,出血量较多,形似斑斓的豹纹‛ [31] 。 结合本篇脉刺‚间相去七分寸一‛的论述,可知针刺 后五处针孔的排列当如十字状; 左右前后各处针孔与 中夭的间距,则当如本篇所云是 0.33 cm。 刺三痏者则为本篇中的 ‚分刺‛ , 对应 《灵枢· 官 针》之‚合谷刺‛ : ‚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 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 [4]24 。 《太素》卶二十 二《五刺》杨上善注: ‚刺身左右分肉之间,痏如鸡 足之迹,以合分肉间之气,故曰合刺也‛ [7]359 。马元 的解说是: ‚谷,肉之大会也。当痹痛发生于肌肉丰 厚处时,可于此处行‘左右鸡足’刺法,即将针直刺 入肌层后,退至浅层再依次向两旁斜刺,使针刺痕 成鸡爪形‛ [31] 。 结合本篇兲于分刺 ‚间相去少半寸‛ 的论述, 可知针刺后三处针孔的排列当如鸡足状; 左右两 处针孔与中夭的间距,则当如本篇所云是0.77 cm。 按《灵枢·官针》所记之刺法,虽有‚九刺‛ ‚十 二刺‛ ‚五刺‛之别,然其实为据不同标准对刺法所 作分类,各类下的刺法之间互有重复,幵不能截然分 开。故如上文所述, ‚病在脉,取以鍉针‛之刺法与 ‚中脉为故……此心之应也‛ 之 ‚豹文刺‛ 相应, ‚病 在分肉间, 取以员针‛ 之刺法则与 ‚针于分肉之间…… 此脾之应也‛之‚合谷刺‛相应,恰可分别对应《㓨 (刺)数》简中的‚脉刺‛与‚分刺‛ ,幵可与《史 记·仓公传》及汉画像石‚扁鹊行针图‛所描绘的刺 法相印证。盖此乃西汉初期针刺之古法也。 6 小结 综考《史记·仓公传》及《素问·缪刺论》等篇 中所载灸刺之法,与《㓨(刺)数》颇为接近。其腧 穴理论尚未成型,还未出现有固定位置和名称的穴 位。 如仓公治故济北王阿母热蹶, ‚刺其足心各三所‛ ; 本篇治‚女子腹中如捲,两胻蹷阴、足大指赞(攒) 毛上各五‛ (632) ,可见当时尚未有涌泉、大敦等穴 位名,更遑论诸如‚腧穴归经‛之类的理论构建。故 其针刺之部位,不会是今天我们惯常理解的‚腧穴‛ , 而主要是‚血脉‛和‚分肉‛ ,两者又分别对应‚脉 刺‛与‚分刺‛之法。脉刺的部位,皆取诊察到脉有 异动之处(即‚切病所在‛ ‚诊有过之脉‛ ) ,同时也 是经脉出于体表、易于诊察脉息的部位,即‚脉口‛ , 或称‚气口‛ 。天回医简所反映的‚经脉医学‛核心 理论是‚通天‛ ,对照同时出土的《脉书·上经》观 之,施行脉刺的脉口部位正是所谓‚十二节通天‛之 处。对‚脉刺‛与‚分刺‛之法的深入解读,将为我 们破解天回经脉人身上凿刻的圆点及文字提供全新 的思路和视野。而本篇所保存的古刺法,恰可与《灵 枢·官针》等篇所记相互印证,其法久已湮没不传; 赖此文献之出土,使我们能够直追二千年前之先贤, 弥足珍贵。中国学问的传承,往往是譬若积薪、层累 递加,然后出者幵不尽能取代前者,这正是中国学问 的特质。 (致谢:简 662 和简 667 中的“切”字,发表于 《文物》杂志时原释作“扑(拊) ” ,承复旦大学陈剑教 授指正;另简 667 中的“循”字,亦为陈剑教授所释。 简 667 中的“审”字,原释作“害(会) ” ,承中国社会 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邬文玲研究员指正。特表谢忱。 ) 来源:中国针灸 作者: 顾漫 周琦 柳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