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针灸教科书上统称腧穴。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古代医家称穴位是“砭灸处”“节”“会”“骨孔”“气穴”等名称。 穴位的由来之久,早在五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使用砭石(最早的针具)在人体的某一个部位以痛为输按压来减轻和消除伤痛。这样反复多次,逐渐认识到人体的某些部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这是“以痛为输”阶段。此时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部位,也没有穴位名称。随着人们的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对体表的“砭灸处”及其作用逐渐深入了解,才确定了位置,明确了治疗作用,并赋予一定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穴位(腧穴)。 穴位(腧穴)的数目也是由少不断增加的。中医最早的经典医书《黄帝内经》记录了160个腧穴的部位、名称、分经、穴位内容,这为后世穴位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后的医书《难经》、《甲乙经》、《千金要方》等均有发展。到了清代《针灸逢源》一书,将历代医家书中记载的十四经经穴数目361个。现在我国使用的国家经穴部位仍沿用此361个,并将近几十年来的经外穴位选定48个。这是目前全国统一使用的经穴标准。(济南市中医院针灸科 陈永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