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中医又称“折肱”、“胳膊骨伤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3﹪。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或坠车马跌碎,或打断,或斜裂,或截断,打断者有碎骨,跌断者则无碎骨。”
伤后局部畸形、肿胀、疼痛、压痛,上臂不能抬举,检查时应注意腕及手指的功能,以便确定桡神经是否有损伤。拍X线片,可了解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对移位的肱骨干骨折,宜采用手法整复及夹板固定。在人的长管状骨中,肱骨干骨折非手术疗法即中医正骨效果最好,它允许一定程度的短缩、成角、旋转畸形(短缩<3厘米,成角<20°,旋转<30°),骨折愈合后不会影响患肢外观及功能。
正骨手法如下: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患肢外展或屈肘下垂上臂,两助手分别握住患侧肩部和肘部对抗牵引,以骨折远端对骨折近端,纠正骨折端重叠、旋转及成角畸形,同时术者双手置于骨折处,利用折顶法或挤压法前后、内外对挤复位;对粉碎骨折,通过挤压法矫正较大骨块移位,使骨折断端及较大骨块尽量靠近。若软组织嵌入骨折断端,可用摇晃或回旋手法,使嵌入之软组织脱出。手法操作要温和,防止损伤桡神经和增加其他损伤。
肱骨干粉碎性骨折因受骨折端附着肌肉的牵拉,复位多较复杂,手法整复很难一次成功,可采用分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即整复5~7天复查X线片,若对位不满意,则在维持适当对抗牵引下再次整复直至满意。
复位后,放置固定垫,采用前、后、内、外侧四块小夹板固定患者上臂,肱骨上1/3骨折超肩关节固定,肱骨下1/3骨折超肘关节固定,肘关节屈曲90°,以带柱托板将前臂置于中立位,患肢颈腕吊带悬吊于胸前。固定时间4~6周。
有效的功能锻炼和内外用药有助于骨折愈合,防止肩肘关节粘连,早日恢复关节功能。早期可做屈伸指、掌、腕关节活动,上肢肌肉作舒缩活动有,利于气血畅通;治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内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等,外敷消瘀止痛膏等。中期除做上述功能锻炼外外,应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治宜和营生新、接骨续损,内服接骨紫金丹等。后期加大各活动范围;治宜补气血、养肝肾、壮筋骨,口服可选用健步虎潜丸、生血补髓汤等,外用海桐皮汤、骨科外洗二方等熏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