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某,男,6岁,1985年12月31日初诊。间断腹痛2月余。 现病史:腹痛以脐周为主,痛处拒按,每日3~4次,每次疼痛持续20~30分钟,经常低热,腹胀,纳呆,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弦数。查验血常规:血红蛋白99g/L,白细胞8.6×109/L,中性粒细胞67%,淋巴细胞28%,面色青黄不泽,体瘦,腹胀,肝下缘在剑突下1cm,质软,心肺正常。 诊断:积滞。 治法:行气消食,导滞破积。 方药:木香6克,槟榔6克,香附6克,白术6克,莪术6克,厚朴6克,陈皮10克,香橼10克,神曲10克,三棱3克,大黄3克,甘草1.5克。3剂,水煎服。 二诊:1986年1月4日。服上药后,腹痛明显减轻,仅有时微微作痛,一过即止,体温正常,大便调,纳差,舌红苔黄,脉弦滑。治以消食和胃,保和丸加减。 方药:炒莱菔子6克,焦三仙6克,茯苓6克,香橼6克,炒鸡内金6克,半夏4克,白扁豆10克,熟大黄3克。 服药1个月后,患儿面色红润,精神、食欲渐佳,腹软。 按:由于小儿脾常不足,喂养不当,伤及脾胃,脾胃运化失职,以致乳食停滞,阻滞中焦,日久成积。故初用药性猛峻的木香导滞汤治之。以木香、槟榔、厚朴、陈皮以行气化滞,以香附、三棱、莪术破瘀化积,白术健脾化湿,枳实下气消痞,一消一补,使补而不留滞,消而不伤正。诸药组合,共成行气消积,导滞破积之剂,气机通畅,积滞得下,诸症自除。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治疗时不可久用攻消之剂。正如《幼科发挥》所说:“如五脏有病,或补或泻,甚勿犯其胃气。”故复诊时用平和之“保和散”加以调养收到较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