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图 > 经络知识
穴位科学研究进展
自从五十年代起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就对针灸穴位实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指示了穴位的基本特性。在研究方法上,不外乎是解剖学、组织形态学、物理学、电子计算机等多学科的运用。现就多学科研究方法和手段作一小结。
1解剖学
早期穴位形态结构的研究采用大体解剖方法,对古籍所描述的人体经络穴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对比观察。发现大多数穴位与神经、血管、淋巴等有密切关系。
解剖学对穴位高密度集区的形态结构学研究[1]是探讨头顶、颞区、躯干中央部、四肢末端高度密集的可能原因。结果发现穴位高密集区与含有血管神经终末的结缔组织结构密切相关。 近年来计算机三维重构在人体组织结构[2]研究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不仅应用矫形外科,也用于人体形态学和传统中医针灸穴位的研究。解剖学运用了人体穴位标本断面切割方法和图象配准方法的研究[3 4]。断面切割方法是采用标本灌注切割建立图库,以此建立穴位断面数字解剖学,提高穴位的形态学认识,也为穴位的其他相关的形态和机能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原始的形态图像资料。
2 组织形态学
从形态组织学方面许许多多的研究都从穴位的神经、血管、肌肉肌腱、淋巴和结缔组织方面进行。
延安大学生物系孙志宏[5]等从宏观到微观从穴位的大体结构、巨微结构和显微结构研究认为穴位与神经、血管、淋巴、肥大细胞、感受器的分布等均有密切关系,穴位是由多种结构共同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严振国等[6]结合以往对足三里、合谷、内关等穴位显微结构研究又对神门穴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发现足三里、合谷穴感受器是神经、血管、淋巴管的复合结构,而神门穴与内关穴相似,其针刺效果主要是通过大神经干起作用的。说明神经、血管和淋巴在不同穴位的配布不尽相同,这些结构在不同穴位中所起的作用各有侧重。陈尔瑜等[7]在探讨穴位的物质基础的研究中发现了穴位区血管及钙的特异性分布,提示血管和钙都可能是穴位的物质基础;穴位区的钙可以通过影响血管周神经递质如CGRP, NPY等的释放来促进血管的功能表现,因此血管周神经也可能是穴位的物质基础之一。在穴位的配布上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邵水金[8]对穴位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穴位层次、断面、CT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穴位立体构筑课题研究,多种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配合计算机三维重建研究认为穴位是由多种已知正常组织共同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但并不排除未发现的组织结构,穴位与非穴位差别在于已知正常组织的不同配布。据此,严振国教授提出了穴位的“立体构筑”理论。
3 物理学
早在95年以前在穴位研究的物理学方法使用上,人们就使用了声信息、超微弱冷光、红外线热显影法、超声波显影法、辐射场照相法、CT扫描摄影法等。进十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又使用了一些新的方法并形成了一些新的理念。
福建医科大学周迪湘等[9]采用纯β放射性核素32P作示综剂对人体十二经脉循行路线和穴位示踪进行初步研究。熊慎勋等[10]用特定穴位可诱发脑波的方法对此做了初步研究,认为此种方法是可取的,值得进一步深入地探讨。同济医科大学针刺镇痛原理研究室郭东林等[11]利用刺激穴位记录相应背根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方法,外周感觉信息具有跨节段传入特点,为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承焕生等[12]采用外束质子激发X荧光发射技术(PIXE)测定了与穴位位置相对应的结缔组织结构中元素浓度的特异性分布。初步发现,穴位区富集有Ca, P, K, Fe, Zn等元素。Ca的浓度与P、 Fe、 Zn、 K等元素有正向相关性。穴位区Ca, P浓度几乎为相邻的骨骼肌、神经膜的上百倍。Ca浓度的特异性分布有可能作为穴位定位的一个客观指标。人体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容积导体。导体的电阻特性有线性和非线性之分,这一特性可用伏安曲线来体现。上海中医药大学沈雪勇等[13]据此用伏安曲线法对正常人和尸体穴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提示,人体穴位可能具有“储能”和“释能”的作用;存在于人体活体上的穴位的某些功能特性在尸体上不复存在。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并与其他学科不断渗透、交叉、结合。现代针灸学研究领域正越来越多地引入影像学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并提出了针灸影像学概念。根据研究目的、对象和研究层次的不同,可分为针灸整体影像学、针灸器官影像学、针灸细胞分子影像学、针灸免疫影像学等等。根据影像学学科的分支,针灸影像学可分为:针灸X线影像学、针灸CT影像学、针灸MRI影像学、针灸超声影像学、针灸核素影像学(包括ARG、PET等)等多种分支。[14]
4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主要包括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不难想象计算机技术正结合以上各种研究方法在针灸的经络和穴位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的穴位研究方法中从宏观到微观,多数是处于一个静态的研究过程。而世界是动态变化的,针灸的治疗过程也是动态的。我们更应该注重动态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我们认为这样的研究更符合中医学针灸的治病过程和原理。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动态的研究成果。如史学义的得气穴位组织结构的动力学研究[15]中以单向捻针法针刺豚鼠“足三里”穴至手下针感,制备得气穴位的整肢体冰冻切片和扫描电镜标本,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提示以结缔组织为中介,捻针力可刺激穴区多种针感组织结构,这可能是针感形成及其复杂性的生物学基础。福建医科大学的人体穴位及循经感传的形态学研究中[16]应用32磷放射性自显影技术,在患者的前臂上行手三阴和手三阳的穴位注射认为穴位内感受器及循经感传通路与周围神经系的神经末梢以及皮支有关。北京同仁医院袁申元等[17],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可以测定穴位表面任何部位皮肤血流的原理把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与先进的LDF技术结合起来研究不同穴位区血流量与相应脏器疾病发展的关系,初步揭示穴位与相关脏器病情的演变存在着动态相关性。
简单说针刺穴位的动态过程主要表现在医者针刺的力度、角度、方向、时间等和患者相应的身体各项指标的改变。但各种针刺手法都离不开刺激,因此很多人用刺激量的概念来研究穴位作为临床的标准。并认为有效刺激量和针刺手法、时间、时机、和患者的敏感度、疾病状态等有关。石学敏院士提出了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和理论[18],即作用力的方向是决定补和泻的重要因素之一;捻转补泻与作用力的大小有直接关系;施行捻转补泻手法所持续时间的最佳参数为每个穴位操作1-3分钟;两次施术间隔时间的最佳参数为3-6小时等四大要素。使针刺疗法更具有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关于手法量化分析,近年来报道颇多,但多偏于理论性的论述,而无实质性的研究,致使手法量化无一定标准,有人试图从分析针刺手法的各种物理参量着手,探讨针刺刺激量以及手法作用的机理。[19]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研制的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20],能在人体上进行各种手法操作,通过换能器把提插,捻转,摇摆的手法动作转换成电讯号,并记录下有关针刺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研究。
综上所述,穴位的研究方法是多样的,开拓了穴位研究的思路,打开了穴位研究的局面。针灸学的发展,历来是多学科间的渗透和相互影响的结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针灸学,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但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针灸穴位研究面临的困惑,针刺穴位的研究不仅是对穴位组成、物质基础的研究,而且是对针刺穴位对机体治疗作用机理和机体对穴位刺激的调节过程的研究,因此该过程是一个涉及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过程。中医针灸经络及穴位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其研究难度大。研究思路要充分体现中医针灸理论特色,研究手段要积极引进和合理运用现代的高新技术与方法,充分提高实验手段和方法,以期进一步揭示中医针灸经络及穴位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现在,针灸经络和穴位研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无法采用恰当的技术路线,实现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工作假说,尤其在结合中医理论研究,并阐述针灸作用物质基础(神经递质及其他物质)与效应(针灸作用及其机理)的对应关系问题上尤感困惑。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把针灸穴位的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挖掘新的思路,使穴位研究定量化、标准化,另一方面我们要把他同近年来不断创新的多学科、综合性、整体性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灵活的结合起来去研究,将很有可能找到突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