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穴养生法由来已久,至宋代已广为盛行。在《苏东坡文集》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闽广地区很多人染有瘴气(疟疾),有个武将却多年安然无恙,面色红润,腰腿轻快,后来人们发现,他每日五更起坐,两足相对,热摩涌泉穴无数次,以汗出为度。之后,很多人仿效此法,不仅很少得病,而且有多年痼疾的人也不治而愈。涌泉穴养生治病的方法很多,现简介如下: (1)擦涌泉穴:我国清代第一部外治专著《急救广生集》说:“擦足,每晚上床时,用珠算握趾,一手擦足心,如多至千数,少至百数,觉足心热,将足趾微微转动,二足更番摩擦。盖涌泉穴在两足心内,摩热睡下,最能固精融血,康健延寿,益人之功多。” (2)按涌泉法:用拇指的指腹垂直按压足心涌泉穴,按下片刻后再提起,一按一放,反复进行,用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3)揉涌泉法:用拇指或食指或中指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足心揉100次为宜。常用此法能疏通心肾,调整内脏功能;可预防感冒,降低血压,治眩晕、失眠;又可使中老年人步履轻捷、足胫强健,并可促进睡眠,使大小便通畅。 (4)火烘涌泉法 :用中药川乌(或草乌)100g,樟脑10g,共研为细末,用醋调制成弹子大小,置于足心,放微火烘烤,温度以能耐受为度,用衣被围住身体,使汗出如涎,即生效。此法可治足、膝等关节风湿疼痛。《串雅外编》亦载:“脚气肿痛,樟脑二两,乌头一两,为末,醋和丸弹子大,每置于足心踏之,下以微火烘之,衣被围盖,汗出如涎为效。” (5)灸涌泉穴法 :宋代《扁鹊心书》指出:“涌泉二穴,在足心宛中,治长年脚气肿痛,或脚心连胫骨痛,或下肢腿肿,沉重少力。”用艾条或艾柱灸涌泉穴20~30分钟,每晚临睡前灸一次即可。灸足心法可以治疗多种病症,尤其对虚寒证效果更好,但阴虚火旺证不宜用此法【有医家说可灸】。 (6)足心涂药法 :将药物研末后,用适当的液体将药末调成稠汁状(或直接选用油脂类药物),将药膏涂于涌泉穴。此法既可起到药物作用,也查通过涂擦对足心起刺激作用,因而应用时宜反复涂擦。足心涂药法在古代较为常用,如《千金方》即载:用“五物甘草生摩膏方”涂摩小儿的手足心,可防病保健。 (7)涌泉贴膏法 在《清太医院配方》一书中,载有“延年涌泉膏”之防病保健方:药用杜仲、牛膝、熟地、附子、续断、甘草各60g,生地、小茴香、菟丝子、天麻子各15g,雄黄、木香、丁香、乳香、没药各6g,麝香0.6g。用香油1500g,将所列杜仲至木香等前12种药熬枯去渣,入铅丹收膏,再加入丁香、乳香、没药、麝香等搅拌成膏,制成膏贴。据载:此膏可治先天不足,后天亏损,骨痿身瘦,阳气虚弱;以至腠理不密,易受风寒,常多疾病。若常贴涌泉穴,兼贴肾俞、关元穴,不但终身永无寒湿、脚气、瘫痪之症,而且能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真仙膏也。 (8)意守涌泉法 此为气功锻炼的一种方法。意守时,可采取站立位,也可采取卧位,将全身放松,去除杂念,双目微闭,舌抵上腭,将意念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时间由短到长,每次可意守30分钟左右,也可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将时间缩短或延长。每天1~3次。意守足心法一般不会出偏差,对体弱多病或上热下寒者最为适宜。本法多与按摩足心法配合应用,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 (9)灸涌泉穴引火法:吴茱萸30克,研为细末,加面粉15克,用米醋调成糊,贴敷于涌泉穴处,用纱布裹住,一日一换,可治手足厥逆之证。若患者阴虚火旺,咽喉肿痛,可用中药附子一个研为细末,用米醋调成膏,贴于涌泉穴上,可引火下行。 (10)治鼻出血:将大蒜捣碎敷脚心涌泉穴,对各种口鼻出血,哪怕是血小板减少性的口鼻大出血,均神效。 |